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
为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充分宣传党中央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决策部署和各部门各地区的行动举措,讲好中华民族故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磅礴力量,中央宣传部会同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开展“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暨调研采访活动。
近日,由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新社等20余家中省媒体组成的“雪域高原焕新貌”调研采访团走进甘孜藏族自治州。为期5天的采访活动,中省媒体记者将走进我州丹巴、泸定、康定、雅江和理塘五县(市)的乡村、学校、医院、社区等实地采访,记录和展现甘孜州在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科技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经验和成就。
为集中呈现中省媒体以笔触和镜头对甘孜州的生动记录,展示甘孜州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实践,甘孜州传媒中心特开设“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 媒体行甘孜”栏目,汇集发布中省媒体相关新闻作品。
今天来看中国新闻网、科技日报和工人日报发布的报道。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丨丹巴“美人脆”:科技赋能高原果香 智慧引领甜蜜万家
金色秋日里,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甲居镇聂拉村的苹果基地里正洋溢着丰收的喜悦。9月9日,记者随着“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了这片被科技与自然双重加持的果园。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甲居镇聂拉村的“美人翠”苹果基地迎来丰收。科技日报记者 杨宇航 摄
丹巴县农牧农村科技局高级农艺师刘新丽(右1)协同镇村干部在推介“美人翠”苹果。科技日报记者 杨宇航 摄
“看,这些红彤彤的‘美人脆’,每一颗都是大自然的杰作,但背后离不开新技术的支撑。”村民阿佳一边熟练地采摘着苹果,一边兴奋地告诉记者。
丹巴,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美人脆”这一果中珍品。面对市场挑战,丹巴人以科技为翼,让传统农业焕发新生。刘新丽是丹巴县农牧农村科技局的高级农艺师,据她介绍,自2019年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引入矮化苹果密植技术以来,果园的管理效率大大提升,苹果的品质和产量也实现了质的飞跃。“美人脆”不仅保留了高原果品的独特风味,还更加符合大众的口味需求。
果园中,银色的反光膜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刘新丽告诉记者:“这些反光膜能有效将阳光反射到苹果底部,确保每一颗果实都能均匀受光,色泽诱人。”
果园里苹果丰产丰收,丹巴县甲居镇聂拉村村民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科技日报记者 杨宇航 摄
智慧果园管理系统赋能苹果产业提质增效,率先打造山区智慧化果园新标杆。科技日报记者 杨宇航 摄
值得一提的是,丹巴县还率先在果园内引入了智慧果园控制系统。大屏幕实时展示着果园的温湿度、光照强度等环境参数,工作人员通过轻点鼠标就能实现对果园的远程调控。这种智能化管理方式,不仅提高了果园的管理效率,还进一步提升了果品的品质。
在销售端,丹巴县充分利用对口援建地区的订单合作模式,同时利用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将“美人脆”苹果推向全国。如今,“美人脆”已成为网络上的热门商品,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好评。
“预计今年我们的苹果产量能翻一番,达到160万斤。”刘新丽表示,这不仅是科技的胜利,更是丹巴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美人脆”苹果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示着科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让高原的甜蜜飘向万家。
教师节的小温暖 请你速速开启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工人日报 科技日报
编辑/ 泽桑
责编/ 王凤
审核/ 贺文怡
监制/ 谭荣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