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是一种理念引领,是一种生活追求,是一种发展模式,是一种综合提升,是一种奉献、是一种情怀、是一种责任、是功成不必在我;而不是发眼前财、断子孙路,不是家家生火、户户冒烟,不是到处修宾馆、到处建饭店,不是粗制滥造、零门槛进入,不是千篇一律、照搬照抄。
2011年11月22日,在州第十次党代会上,我们在全国率先提出“全域旅游”,把全域旅游定义为“四全”:全域资源、全面规划、全境打造、全民参与
2012年,我们出台全域旅游发展意见和方案,按“三圈两轴”布局启动全域旅游。同时明确全域旅游必须把生态挺在前面,坚守规划、人口、土地、建设、生态“五条红线”,管住宅基地、自留地、未建设用地“三块土地”。
2013年,我州开始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三年多来,通过积极探索实践全域旅游发展模式,不断总结完善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路径和具体措施,逐步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甘孜全域旅游发展体系。回顾三年多来的发展信心百倍,展望未来的蓝图满怀期待,举全州之力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建成生态旅游经济强州,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世界最佳旅游目的地,我州的旅游正迎来追赶发展的春天。
我州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全省尚未开发的50%的世界级旅游资源集中在我州,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众多资源具有唯一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后发优势巨大。
圣洁甘孜已经成为了世界游客心中的美丽期盼。旅游业是推动我州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的动力产业,是拉动就业、增加群众收入的富民产业,是推动“被动生态保护”向“主动建设生态文明”转变的环保产业,是综合效益最好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旅游综合带动能力持续增强
如今,甘孜州已被国家旅游局列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创建单位。全州上下将用三年时间全面开展创建工作,坚持以全域旅游统领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线,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2016年,全面启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建立三年创建领导机构,制定三年创建工作方案,以“A”级景区创建为龙头,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确保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明显提升,旅游产品开发取得突破,旅游宣传教育全面展开。全年力争接待游客126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5亿元,完成旅游投资25亿元。
——2017年,以备战省旅发委检查验收为龙头,开展创建工作集中攻坚,形成较为完备的旅游要素配套体系,初步具备游客集散、服务接待、旅游购物、文化体验四大功能,全民旅游素质明显提高。全年力争接待游客达到143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2亿元,完成旅游投资30亿元。
——2018年,以备战国家旅游局检查验收为龙头,查漏补缺、全面提升,形成以骨干景区为核心、次级景区为支撑的多点多极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全民旅游自觉基本养成。全年接待游客达到160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0亿元,完成旅游投资40亿元,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推进甘孜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实现小康
坚持智慧融入与实践探索相统一的原则。
坚持统筹联动与优势互补相衔接的原则。
要坚持以重大活动为载体,提升全域旅游新实效。
坚持统筹联动与优势互补相衔接的原则。
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
开展“资源整合”行动,构筑新型发展空间。
开展“服务提升”行动,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开展“产品优化”行动,实现全域宜游格局。
开展“景区升级”行动,助推旅游全新跨越。
开展“壮大主体”行动,完善旅游市场体系。
开展“形象塑造”行动,打响甘孜旅游品牌。
围绕“五个强化”,不断完善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内涵,开创全域旅游工作发展新局面。 强化项目驱动。做好项目储备;做好项目对接;抓好项目实施。 强化责任落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加强统筹联动。 强化机制保障。建立政策支持机制;创新开发经营机制。;完善招商引资机制。 强化人才支撑。 加快引进高端人才;发挥人才柔性引进优势;加强本土旅游人才培养;四是完善选人用人机制。 强化环境提升。优化法治环境;整治市场环境;营造舆论环境;引导社会环境。
我州将坚持以旅游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把旅游业培养成支撑我州发展的主导产业,把甘孜州建设成生态旅游经济强州,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世界最佳旅游目的地。
编辑:玛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