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传媒中心主办       热线:0836-5124430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丹巴吉汝村:汉族干部指引致富路
2021-05-26 21:38
来源: 圣洁甘孜

开栏语

为进一步掀起迎接建党100周年的宣传舆论高潮,甘孜州2021年“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媒体大型采访活动于5月20日正式拉开帷幕。用百姓视角讲述百姓故事,用历史眼光洞察微观变化,全方位深度宣传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全州各族群众生活的新变化和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为建党100周年营造良好氛围。

初夏5月,又到玫瑰花开的季节,5月25日,记者走进丹巴县革什扎乡吉汝村,放眼望去,成片的玫瑰或含苞待放,或激情绽放,芳香四溢,娇艳欲滴。五颜六色的玫瑰花,扮美了村庄,映红了村民的笑脸。

吉汝村原支部书记阿热多和村民正在玫瑰园忙碌,见到正在拍照的记者,他便来了兴致,主动向记者介绍该村的玫瑰花产业:“我们村由79户,268人,过去主要种植玉米等传统农作物,没有经济来源,只能说能够填饱肚子,2014年被识别为贫困村。群众想脱贫,苦于找不到产业。”阿热多说,2018年7月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隋明当了驻村干部后,他经常往田间地头跑,了解村民的种植意愿,他说,花卉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是一项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于一体的绿色产业,花田美化村容村貌,可以发展乡村旅游;鲜花深加工后,还能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在内地,花卉产业已经让农民走上了致富道路,根据吉汝村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发展玫瑰花产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养花还能赚钱

让风景变“钱景”

村民翘首以待

隋明请来学院的老师对村民进行了培训

食用玫瑰的采摘是一项十分考究的工作,太过于盛开的花朵不要,太小的花骨朵儿也不采,工人们专挑绽放六成的花蕾,而且必须伴着晨露开始采摘,因为气温上升,鲜花的香气也会随之挥发,进而影响花卉品质。老师们讲得通俗易懂,村民们听得认真,问得仔细。

“从粮农到花农,需要一个过程,大规模种植花卉,可不像在街上买几盆花回来那么简单,家里种植的花,那叫培养闲情逸致,要种植玫瑰园,那就是技术活了。”吉汝村致富带头人张定荣说,经过多次培训,村民终于掌握了种植玫瑰花的技术。在隋明的鼓励下,他流转了200亩土地,以每亩1200元的价格覆盖日村民流转金,玫瑰花每亩收入6000元。他和儿子在负责打理玫瑰园,他主要负责种苗和收花,并且负责销售。村民前来务工,每斤付给村民10元。他家的年收入达到了10万元。

据悉,食用玫瑰一年两季,花期为40天,眼下每隔三五天就采摘一次,一天就能采摘上百斤。由于食用玫瑰管理粗放,适用性强,不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采摘后的新鲜玫瑰花瓣经过挑选、烘干等加工环节,能制成花茶、花露、花酒、精油等玫瑰花系列产品,具有较高的效益。



隋明发挥自己在食品专业教学多年的优势,积极帮助村民找致富快的产业,他鼓励村民养殖中蜂,养殖户从原来的5户扩大了20多户。村民转到了钱,对隋明尊敬有加。

阿热多说,对口支援干部把村里的事情当作自己家的事情,帮助找项目、争取资金,如今,吉汝村水泥路入户、产业兴旺,群众增收,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了1.3万元。汉族兄弟对老百姓的贡献,大家一辈子都记得,对口支援干部走了又来,给村里带来了新变化,我们要在对口支援干部的帮扶下,撸起袖子加油干,把我们村建成小康村。


记者:根秋拉姆 张阳鑫 旦珠志玛 昂旺降巴 黄星洁 楚吴巴登

编辑:黄星洁

视频编辑:根秋拉姆

责任编辑:王凤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发表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我司立场
0
评论(0)
收藏
最  新  内  容
相  关  推  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