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传媒中心主办       热线:0836-5124430       
我州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
2021-08-23 18:29

大美甘孜,风光无限。甘孜州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南缘,生态地位独特、生态功能突出、生态环境优良,是长江、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屏障和“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州委州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决扛起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建设职责,坚定绿色发展生态立州理念,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高度重视,全面谋划

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美丽生态甘孜,是我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筑牢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责任担当,是推动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是维护国家安定与民族团结和谐、谱写美丽中国藏区篇章的重要支撑。按照州委加快建设团结富裕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甘孜的战略目标,为我州加快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保障。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为主、合理开发、从严监管,加快构建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继续保持优良的生态环境本底,着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培育壮大生态农牧、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努力将甘孜州的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

立足实际,彰显特色。将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目标和全域旅游示范区等目标充分衔接,立足甘孜州基本现状,突出自然资源、生物物种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的优势,结合“三创联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全面推进。

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充分考虑资源承载力和水、大气环境容量,加快实施州内主体功能区战略,落实环境功能区划和生态红线控制要求,分区控制,合理调整产业布局。根据经济发展阶段特征,区分轻重缓急,分阶段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措施,强化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政府领导,全民行动。发挥政府组织领导、规划引领、资金投入和制度创新作用,加大公共领域、基础性和导向性的重点项目投资,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公共服务。同时强化企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主体责任,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广泛性,形成建设生态文明的强大合力,创建政府领导和全民参与紧密结合的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先行先试,机制创新。依托国家赋予的支持政策,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探索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制度,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系统保护修复、自然资源资产用途管制以及推广新型民用建筑材料等制度,探索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甘孜经验和模式。

一是成立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州委书记和州长任“双组长”,州政协主席任常务副组长,4名副州级分管领导任副组长,28个州级部门为成员的创建领导小组,各县(市)也相应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机构,全面启动创建工作。二是全面开展规划编制和项目实施工作。组织编制了《甘孜藏族自治州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规划(2018-2030年)》,并通过国家审查,是继成都、巴中后全省第3个通过国家审查论证的地区,州人大常委会对规划进行了审议,州人民政府对规划进行了印发。同时,18个县(市)组织编制了各县(市)创建规划,全部通过审查。是全省第一个州、县均完成创建规划编制并通过审查的市(州)。州级规划中,重点围绕6大体系37项创建指标,设置重点项目41项重点工程。三是促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成效明显。2019年,稻城县争创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最终获得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授牌,成为继阿坝州九寨沟县、巴中市恩阳区后全省第3个授此殊荣的县份。泸定县2020年开展“两山”基地创建工作,编制创建规划,经过审查、颁布、实施,并通过国家和省专家组的现场核查、评审。四是推动年度创建工作任务落地落实。每年年初,根据创建规划和上年度创建工作落实情况,编制年度创建工作方案,明确各部门的年度创建目标任务、重点工程项目,压紧压实部门责任,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二、切合实际,全力推进

我州在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工作中,结合甘孜实际,进行了全面谋划和推进。

一是优化完善区域发展布局。深入推进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按照面上保护、点状开发要求,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合理划分生态、农业、城镇三类空间,优化生态、农牧业、城镇发展空间布局,构建生态、农业、生活空间相协调,打造甘孜特色区域发展格局。

二是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构建和维护“川滇生态屏障”国家生态格局为核心,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主线,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的要求,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目前,甘孜州“三线一单”已正式发布,其中优先保护单元占全州国土面积的76.97%。

三是全面提升生态经济。通过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培育壮大绿色发展新动能,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培育发展清洁能源产业,着力推进全域生态旅游,加快构建中藏药业产业链,积极培育社会化服务业,积极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础。

四是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统筹区域生态保护与建设,实施“国土增绿”行动,加强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强化草原保护与治理,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加强自然保护地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脆弱地区生态治理,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与治理,推进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城镇大气污染防治,加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推进农村“垃圾革命”,“污水革命”,“厕所革命”。

五是积极倡导生态生活。完善生态基础设施,拓展城镇绿色空间,实施“山植树、路种花”工程,构建城镇生态绿网,推进城镇公园建设。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推进“圣洁甘孜、宜居乡村”特色城镇化建设,倡导绿色低碳生活。

六是加快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全面落实生态文明相关法律,严格执行《甘孜州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甘孜州草原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条例。全面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举措,实行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生态文明目标责任制度,落实党政主体责任,加快建立生态文明绩效考核机制,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强化督查问责制度,建立甘孜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终身责任追究制度。

我州在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区的工作中也面临着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低等一些问题。我们将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关于“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结合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推进甘孜州跨越发展。

来源:甘孜州生态环境局

编辑:王雪涛

责编:杨超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发表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我司立场
0
评论(0)
收藏
最  新  内  容
相  关  推  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