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传媒中心主办       热线:0836-5124430       
40年同框⑧——“山岩上的丹巴” 变迁中不断刷新城市名片
2018-12-10 15:03


 改革开放四十年,甘孜旧貌换新颜。改革开放为甘孜的发展和变化提供了强劲动力,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和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在此之际,我们甘孜州广播电视台新媒体倾情推出“40光影·甘孜岁月”之《40年同框》系列。老照片,新场景,同框见证甘孜岁月的变迁。


丹巴县位于四川省西部,甘孜州东部,幅员面积5649平方公里,辖3镇12乡、181个行政村、4个社区,总人口7.2万,有藏、汉、羌、回等13个民族,藏族人口占78%,县城海拔1860米。有“东方金字塔”之称的古碉、“天人合一”之誉的甲居藏寨、神秘的东女国文化、神奇的墨尔多山和三千多年历史的罕额依古遗址等,是嘉绒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传承中心,先后荣膺了“中国最美的乡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景观村落”、“四川最具旅游价值村落”等称号。


《40年同框》系列,今天推出第8期——

“山岩上的城”丹巴 变迁中不断刷新城市名片

老照片:拍摄于20世纪。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南缘,绵亘1000多公里的横断山脉东部,有一块“漩涡状旋钮构造”的神奇地貌,被中外科学家们誉为“天然地学博物馆”,“陆上百慕大”。 五山五水连为一体,形成了一朵直径数十公里的“地球之花”。而丹巴县城所在地的章谷镇就是花的中心。无论涉过哪条河流,无论翻过哪座高山,我们都必然在花的中心“大渡河畔第一城”丹巴相遇。丹巴旧称“诺米章谷”,藏语意为:“山岩上的城”。

新照片:拍摄于2018年7月。改革开放40年,拔地而起的建筑、流光溢彩的夜景……丹巴的城市名片不断刷新,迷人的美景不断涌现,昔日小山城正成长为一座现代气息浓厚的宜居宜业的城市。

老照片:20世纪80年代的团结街.阳光下80年的团结街,深邃的小巷里楼房相依,屋顶炊烟袅袅,碎瓦颓垣的屋顶下,老人们守着店铺,凝视前方,仿佛等待着远方的游子归来。泥泞的道路上人们身着各式藏汉服装,有的挎着包、有的背着背篓,行色匆匆的穿梭在昔日的老街里。

新照片:随着经济的进步,2018年的团结街在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的映衬下,让人仿佛置身在童话小镇里。看那错落有致的高楼,满怀藏式风格的房檐以及富有丹巴异域风情的门帘涂鸦,在夕阳余晖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精致。

老照片:“康定…康定…出发了”曾经的老车站只开通了丹巴到康定这一条客车线路。图中,解放牌、东风牌货车整整齐齐的排放在宽敞的停车场,等待着出发的号召。

新照片:如今汽车再不是稀罕的东西,它是确确实实、真真切切的代步工具,它折射的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惠及亿万平民百姓,它带给人们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图为2018年新建并投入使用的丹巴客运站。

说起丹巴

你脑海中浮现的一定是藏寨、美女、古碉楼

天然的大自然美景

天然的藏家美女

天然有机的绿色蔬果

......

都是让你前往丹巴的理由


藏寨之外

丹巴城市风貌的改变

技术设施的不断完善

也让这座县城有了被更多人喜爱的理由

“中国最美丽的乡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中国景观村落” “古碉·藏寨·美人谷”“东女国故都”“大渡河畔第一城”“天然地学博物馆”......这些旅游形象品牌已成为了丹巴的代名词。随着丹巴县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甲居藏寨、墨尔多神山、中路石棺墓群、莫斯卡格萨尔石刻、党岭自然风光,梭坡古碉群以及极富传奇的十三角古碉等旅游资源也在县域内争相辉映,深受国内外游客喜爱。

你可以下载圣洁甘孜APP

(文末扫描二维码下载)

发表评论

如果你有任何

有关甘孜变迁的新老照片投稿

一经采用

有红包奖励哟!

快快行动吧!

投稿邮箱:1785050505@qq.com

:原文中所使用照片及注释由丹巴县委宣传部提供

编辑:王凤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发表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我司立场
0
评论(0)
收藏
最  新  内  容
相  关  推  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