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传媒中心主办       热线:0836-5124430       
​踔厉奋发新时代 治蜀兴川再跨越丨乡村振兴蹲点记➁:发展高原特色产业 夯实乡村振兴基石
2022-06-13 10:43

开栏语

为进一步凝心聚力、振奋精神、鼓舞干劲,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浓厚氛围,学习贯彻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甘孜州广播电视 台联合各县市融媒中心启动“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融媒新闻行动。由甘孜州广播电视台、色达、乡城融媒中心组成的第一小组深入康定、九龙、丹巴等县以“乡村振兴”为主题,开展采访报道,反应出全州在建设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中各乡村的发展变化以及脱贫攻坚中取得的良好成绩。今天推出第二期《发展高原特色产业 夯实乡村振兴基石》。

产业富民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近年来,甘孜州特色农业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围绕打造现代高原特色农业基地大力发展乡村振兴的基石得到了进一步夯实。

老茶树带来 新希望

根据九龙县历史记载,这里是整个涉藏地区唯一一个有茶树的地方起源于唐宋年间的茶马古道曾经穿过这里,并且留下大量前人种茶制茶的烙印。

九龙县魁多镇茶园

九龙县魁多镇是茶马古道的一个节点,自古以来就有“江郎易马、里伍换茶”之说。目前这里有全球海拔最高的古茶树,全国海拔最高的新茶树,并且这个地方是雅砻江流域属于河谷地带,特别适合茶叶的生长,这里生长产出的茶叶被取名为“天乡”。

魁多镇新茶树

跟随“茶源、茶流、茶道、茶人、茶司、茶品、茶业”七幅生动的照片一路进来,便来到九龙县魁多镇的里伍村,干净整洁且具有民族特色的小村庄让人眼前一亮,青山之中,一片片绿油油的茶园与一座座白色的房子形成了一幅天然的水墨画,一阵阵茶香随着微风扑鼻而来,沁人心扉,茶农们双手忙碌着,在茶树间欢快的“跳着指尖舞”,垮在身上的小竹篼里“躺”满了鲜嫩饱满的芽尖,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茶农们正在采摘茶叶

现在春茶期已过,为了管护好夏茶的收成,千里布迟每天都要到自己家的茶园里干农活,周围的乡亲在空闲的时候也会来帮忙。千里布迟告诉记者,打她记事起家乡就很穷,不通电不通路,村民只能依靠种植一些基本的粮食作物来维持生计,为了多挣些钱也曾外出打过工,无奈文化水平低,只能做些既辛苦收入又低的苦力活儿。让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身边不起眼的茶树会成为改变他们贫困的生活的大功臣。

茶农们正在采摘茶叶

据了解,上世纪80年代,魁多镇就开始依托本村的古茶树发展地方产业经济。但是因交通不便等诸多原因,国营茶厂停业,部分老茶树被砍掉,改种其他农作物。自2005年以来,九龙县委、县政府立足于本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采取免费发放茶苗、工具,定期邀请专家实地进行技术培训,给予补助,在原有的14万株老树的基础之上,扩大了茶园面积,建立了茶叶基地,招商引资建设天乡茶厂、改造茶叶低产地等方式,来提高群众种茶的积极性,积极扶持茶叶产业,不断提升茶叶产量。至此,古老的高山产茶区又焕发生机,同时也给当地的群众带来了发展的新希望。

九龙县古茶树分布

2019年,里伍村依托茶叶产业走进了全州乡村振兴示范村的队伍。魁多镇对全镇的空间布局、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等进行了全面的规划,结合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形成“一心以里伍集镇和茶文旅融合的综合核心区;两带:乡村旅游体验带、沿江生态观光带、三区:茶文化休闲体验区、茶产业生态观光区、矿产业生态度假区”的乡村振兴总体布局,并依托园区建设予以分步推进。

九龙魁多镇茶叶生态观光区

多镇党委深知,要发展茶旅一体化,对于大山深处的里伍来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从新茶园到古茶园,里伍修建了一条长达两公里的步游道,为在步游道中增设适宜的观光点,秦秀珍和邱金华每天要在这里往返将近十多次,不停探索以茶为主题的旅游内容,包括如何在建设中融入当地普米文化,打造文化墙,按照公园式设计理念,让茶园变景区,实现茶旅融合,增强游客对茶文化的体验等等。如今里伍茶园文化产业已经初见成效。

引进标准化规模化种植 促农增收

除了有地区优势的特色产业,甘孜州也让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在丹巴县半扇门镇团结村,丹巴县宏杨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蔬菜大棚成排而立。大棚外,一袋袋从台湾运输进来的有机泥土整齐堆放着。大棚内,各类蔬菜长势良好,村民们正忙着培育辣椒新苗。

丹巴宏杨农业蔬菜大棚

今年51岁的团结村村民杨平兰,以前自家地里一直以种植传统作物为主,不但田间管理工作繁琐,效益还低。直到去年,丹巴县宏杨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流转了她家3亩多土地,还给她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岗位。“现在土地流转出去,可以收租金,还可以在地里学技术,每天干的活儿都能挣到钱,每个月都有两三千的收入。”杨平兰一边干活一边高兴地说。

村民们正在育苗

为更好地利用丹巴气候种植果蔬,已经与农业打了20年交道的丹巴县宏杨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廷文今年将辣椒的新品种引进,目前进入育苗阶段。每天农户们和杨廷文一起都早早来到大棚里,将一株株小苗栽培进土壤,为保证基地的产值和农户们的收入,杨廷文和技术员们不遗余力地传授育苗、大棚种植等技术。

杨廷文为村民们传授育苗技术

据杨廷文介绍,在丹巴搞蔬菜标准化种植,是多方面考虑认证的结果。丹巴土质松软且无污染,适合蔬菜种植,并且昼夜温差大,光照强,蔬菜口感好,一年能种两季,第一季已经于五月上市,销售也完全不是问题。

大棚内番茄已挂果

有了销路,老百姓们只需努力地在蔬菜基地学习技术和付出劳动,就一定能有所收获。

新的育苗机

数说甘孜

 产业富民 


今年,甘孜州各地因地制宜,大力推进特色产业和高原蔬菜产业农业园区的打造,据了解,目前全州已建设“三江六带”现代农业产业带65万亩。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评定州级园区5个。引进涉农龙头企业,评定州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15个、家庭农场5个。强化科技兴农,组建科技服务团队18个,力争“三品一标”产品达到233个。

为有效防止返贫,全州坚持产业融合发展,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实现了全州18个贫困县(市)、1360个贫困村、22.55万贫困人口全部摘帽。未来,甘孜州将在建设现代高原特色农牧业基地的指导思想下,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条件,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深化“农业+”,让农村各类集体经济发展与脱贫攻坚相互促进,实现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打下了良好基础,用产业的飞速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强有力的基石。

全媒体记者/贺文怡 龙文强 多吉泽绒 袁娇

指导老师/陈小平

编辑/文妞儿

责编/王凤

审稿/贺文怡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发表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我司立场
0
评论(0)
收藏
最  新  内  容
相  关  推  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