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把甘孜划入川西北生态示范区,明确要求发展生态经济,促进全域旅游等绿色产业发展,建设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这是新时代省委对甘孜旅游发展的全新定位,也是赋予甘孜旅游发展的历史使命。如何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走好甘孜全域旅游这盘大棋?2022融媒行动二组的记者在雅江、理塘、稻城、海螺沟进行实地采访的过程中,看到了甘孜全域旅游生动的样本。
念好“山”字经
做好“水”文章
甘孜州是长江流域重要水源涵养地、“中华水塔”重要组成部分,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原生态自然和文化是最宝贵的财富。而旅游业是保护环境、永续发展的生态产业。甘孜州的全域旅游就是一种以生态环境为本底,以交通网络为枢纽,以特色村镇为依托,以景区为核心吸引物,以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为灵魂,形成的一种新的全域化模式。
阿多家所在的普巴绒乡属于两河口水电站的移民核心区,目前移民安置工作已顺利完成,进入集镇安置的移民已全部搬迁入住,库区交通、电力、电信及供水均已完成建设。“以前没有水泥路,水、电也没有,条件非常差。现在有了天龙湖,我们都已经搬到集镇上来,水电路交通非常好,老百姓得到了非常多的好处。”谈起过去,阿多感触很深。
阿多口中的天龙湖是工程奇迹,更是人间美景。天龙湖风景区从大坝溯流而上,绵延100余公里,南邻雅江县城河口镇,西则隔岸相望理塘县,北接道孚和新龙两县,囊括了整个两河口水电站库区,水域面积约1935.97平方公里,库容108亿立方米,绵延100公里,是四川省内最大的水库。主要涉及呷拉镇、瓦多乡、普巴绒乡、木绒乡四个乡镇,是雅砻江、鲜水河、庆大河,三河汇聚之地。2020年10月电站下闸蓄水以来,逐渐形成高峡出平湖的壮美景观,境内形成“湖连谷”、“湖中峡”、“峡湖相间”的奇特山水景观。
雅江县文化旅游和广播局总规划师付钦蓉表示,未来五年,雅江县将以唱响“天龙湖”品牌为抓手,充分提炼风景区的文旅产业、生态效益、新型业态,将以两河口水利工程、普巴绒高峡平湖作为线路支撑,规划建设以观光体验、运动探险、游憩研学、康养度假的旅游产业带。
将生态与旅游结合起来
甘孜州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在理塘县通往稻城县的香格里拉旅游环线上,有一片以花卉和星空为主的“桃源”,藏巴拉花海景区是农、文、旅深度融合的复合型景区。在湛蓝的天空与碧绿的草原之间,近千亩的花卉在汉戈花村的草原上争奇斗艳,民族特色鲜明、主题文化突出,大片花团锦簇的景象成为游客的热门打卡点。
2019年藏巴拉花海成功申创省级四星现代农业园区。2020年,藏巴拉花海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通过政府引导,园区鼓励群众种植万寿菊、波斯菊等植物600余亩。投入1300万元,对景区部分沙地进行治理,让沙地变花海,实现景区生态提升。
据甘孜州文化广电旅游局总规划师王秋蓉介绍,近年来,我州不断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认识,通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制定实施《甘孜州旅游资源开发管理办法》加强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管理,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等一系列举措,进一步规范了资源开发行为,推动了“被动生态保护”向“主动建设生态文明”转变。下一步,我州还将进一步创新“旅游+”和“+旅游”融合新业态,开发以田园观光、休闲度假、农牧体验、民俗风情、乡村研学等主题产品,着力优化和丰富产品供给。以品牌创建为抓手,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的水平。
四川省在“十四五”期间对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及四大走廊、十大文旅品牌的强劲建设,将为甘孜州加快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带来新引擎。依托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资源,甘孜州将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及自然公园协调发展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积极发展生态观光、科考教育、户外体验、康养游憩等生态旅游新业态,走出一条以生态保护为核心,以生态旅游引领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保护和开发并重、生态与经济双赢的创新道路,打造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生态旅游发展的甘孜新样本。
全媒体记者/ 楚吴巴登 李继伟 邹浩杨 王凤
部分图片来源于州摄影家协会
编辑/ 王凤
责编/ 青麦
审核/ 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