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传媒中心主办       热线:0836-5124430       
饱蘸金汁抒写传承:记甘孜县古籍金文传承人曲珠泽仁(向巴多吉)
第四届"我身边的文化遗产"主题征文活动入选作品
2022-07-28 16:14

置身于这间翰墨飘香的工作室内,内心的喧嚣和芜杂被这种古朴的宁静荡涤得无影无踪,立时产生了一种想要坐下来,铺开一张白纸,从藏文的第一个字母开始练习书法的冲动。这就是曲珠泽仁的"古籍金书文化工作室",它旨在把金书文化这一宝贵的技艺传承和发扬光大。

古籍金文起源于第二十七代赞普时期,由班智达洛桑措和译者李斯特从印度带回,金汁书写的传统比雕刻印版的年代更久,早在古代时期,人们就开始用木质的颜料,黄金、白银、珊瑚及各种宝石磨成粉末作为颜料在不用材质上书写各类书籍,于是,这种材料特殊的书写方式就得以在藏区流传开来。

藏文书法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直以来备受广大书法爱好者和收藏家的喜爱。它历史悠久,体系庞大,从书体种类上来说,分为楷书和行书两大类。从藏文产生至今,出现了乌金、徂仁,白徂和酋体等多种字体,特别是后弘期之后,藏文书法有了空前的发展,先后出现了230多种字体。藏文书法有一个书写口诀,把藏文比喻成一个人的形:帽子不必大,眼睛不必合,肚子不必圆、腿子不必长,整体不必肥、位置不必大。藏文金书目前已获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曲珠泽仁作为甘孜古籍金文的传承人,是全甘孜州唯一一个用金汁书写藏文的书法家。

在金文书法的创作过程中,几乎每一步都要和非遗打交道:首先是书写的载体--藏纸:藏纸手工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它采用狼毒花的根系为原材料经过多道手工工序制作而成,因其特有的毒性而得以长期保存,甚至可以做到千年不腐,当然也可以书写在宣纸和藏布上;其次是所使用的笔--竹笔:藏文竹笔制作技艺是州级非遗项目,它采用柔韧度极好的精竹,先在马粪里浸泡大概三个月,趁它还柔软的时候挂在烟囱上方熏干,使其变得特别坚硬。现在大多数家庭已不再使用传统灶具,因而不具备在烟囱上熏干的条件,一般会用滚烫的菜籽油淋浇至坚硬;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一环也是金文书法的核心材料--金汁:金汁所采用的是黄金烧制打磨技艺,这也是一项州级的非遗项目,它的原材料采用黄金、白银、珊瑚、珍珠、绿松石等宝石用特殊的方法打磨成细粉,然后用植物胶调和成浓稠适宜的金汁就可用于书写了;再说到最后它的装裱工艺,通常会采用唐卡或者边框的装裱方式。唐卡的装裱方式下部的轴采用铜作为原材料,两端的轴头上会雕刻各种藏饰花纹和图案。而这,也是一项国家级非遗项目。

曲珠泽仁,又名向巴多吉,1993年出生于甘孜县扎科乡的一个偏远山村,整个村子里也没有几个人识字。但幸运的是他家里收藏着一位舅爷的几幅书法作品,受到这些作品的影响,渐渐地他也爱上了书法创作,产生了要把一些藏文经典典籍重新书写一遍的想法。于是他专门到青海学习书法,师从登科老师。他从2010年开始真正接触并学习书法,到今年也才短短的十二个年头,这个时间对于学习书法这项技艺来说,时间不能算长。在这短短的十二年里,曲珠泽仁就能够掌握藏文书法的精义并主攻金书文化,这需要天分,更需要勤奋,最离不开的应该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和醉心的研习。

目前,他的书法字体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也曾多次举办个人书法展,还是藏文书法世界吉尼斯纪录WRCA保持者……

当众多的成果展示在众人眼前,众多的荣誉加身,曲珠泽仁并没有仅仅只把目光停留在"承"和"传"上面,他思考得最多的还是如何让这种文化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去,他在甘孜县格萨尔王城、康定雅拉雪山景区、成都环球中心、厦门等地都成立了工作室,并计划以DIY服饰艺术品装饰店的模式进行经营,主要针对文艺青年为消费群体,开设线上店铺,进行品牌推广。目前,他主持设计了一款文化T恤的logo,并计划着手开始生产。他认为,没有哪一种方式比让一项技艺以商品的形式呈现出来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了,这不也正是习主席所说的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吗?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化,那这是一个没有灵魂的民族,它将如何延续呢?我将把这句话奉为人生的信条,并且一生都会为了传承民族文化而不遗余力。"曲珠泽仁在表达这几句话时汉语说得略带生涩却又无比坚定。仿佛是将民族书法传承的大任扛在了肩上,任重道远,却又幸福璀璨。

来源/ 民族影像

编辑/ 星洁

责编/ 刘睿娟

审核/ 刘云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发表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我司立场
0
评论(0)
收藏
最  新  内  容
相  关  推  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