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传媒中心主办       热线:0836-5124430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孜段建设暨全域博物馆之州建设——得荣县民族博物馆正式开馆
2023-03-28 11:06

3月27日上午,贺龙元帅家属代表顿衡,彭德怀元帅侄孙彭宇、侄孙媳张胜华,陈昌(毛泽东忠诚友人)之子陈龙狮,刘景范(原国家地质部副部长,参加了抗日)孙女刘菲菲,庄田将军(开国中将)孙女庄江滢,王兆相(开国少将)孙女王薇、孙女婿杜恩等革命后代和延水情书画艺术家代表,中央、省、州媒体记者以及世界纪录官方认证团队齐聚得荣县民族博物馆前,共同见证得荣县“五个一”工程中一馆、一桥、一旗的历史性时刻。

得荣是一片赤城的红色热土,1936年5月7日,1936年5月,贺龙、任弼时率红2军团出滇入川,过岗曲河向得荣进发,在翻越得荣县扎纳亚山口时,受到当地土匪势的阻拦,由此打响了红军进川北上的第一战——扎纳亚山口战斗,四师参谋长汤福林英勇牺牲,是“红军长征在甘孜”途中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在得停留期间,得荣群众积极为红军捐粮筹物,红军宣传党的政策,留下了“牛圈边的支委会”“龙绒寺筹粮”“书写军民团结、鱼水情深——红军经过下拥村”等千古佳话,镌刻下红军艰险跋涉的足迹、谱写出藏乡军民情深的赞歌。

19367月初,红2、红6军团在甘孜县与红四方面军成功会师,按照中央军委电令红二、红六军团与红32军整编为成红二方面军,成为红军长征史上光辉的历史篇章。

1959年,为遵照贺龙元帅指示,在贺龙元帅曾遥指的地方修建的这座贺龙桥,几经波折,终在多方努力下正名。桥头衡梁上方的“贺龙桥”三个大字由贺龙元帅之女贺晓明女士在贺龙元帅生前签名中提取。这座甘孜州历史上第一座以元帅命名的桥,在两代人之间的红色传承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竣工于2022年8月的岩体军旗作为得荣县打造的面积最大的岩体军旗,在世界纪录官方认证团队现场认证下,成功认证“修建于岩石上的最大旗帜”世界纪录。这面曾经以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染红的军旗,高高飘扬在太阳谷这片热土上。

作为以展现得荣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和历史变迁的得荣县民族博物馆,在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的介绍下,缓缓拉开神秘的面纱。这个占地面积1000㎡的两层小楼,总投资2552万元。馆中设有红军长征在得荣专题展陈,分为序厅、战略转移西征入川、红二转战得荣荣光、会师甘孜北上抗战、长征精神得荣力量和尾厅六个部分。馆中展陈文物共312类819件,国内知名画家、书法家创作的各类国画、书法作品84副,生动展现了红军长征途径甘孜的历程。

“下面我宣布,得荣县民族博物馆正式开馆。”在州政府副州长、得荣县委书记黄进铿锵有力的声音中,开馆仪式圆满落下帷幕。延水情公益促进会将贺龙元帅亲笔手绘红二方面军长征路线图、血脉图等重要文物等宝贵文物捐赠给得荣县,为陈列馆丰富了展陈资源。

自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得荣段建设以来,得荣县委、县人民政府坚决落实州委决策部署,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打造西部太阳谷、建好甘孜南大门”目标定位,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后发优势,紧紧围绕全州“一轴三线三核”的总体规划,深化县情,广泛挖掘,精心提炼,深度梳理,把握“精准、精细、精致、精美”的原则,确立了“一核一馆两桥三故事”的规划布局,精心打造“五个一”(一馆、一旗、一号、一桥、一剧)纵深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得荣段建设。

当天在德钦县奔子栏镇红军广场,德钦、香格里拉、得荣三县负责人就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川滇段)两地三县(市)共建共创合作完成签约仪式。“三地”友好协商,按照平等自愿、互利共赢的原则,将携手共同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甘孜得荣、云南迪庆香格里拉、德钦段),同时建立共商协作机制、红色旅游共享机制和联合管理办法,共建基础设施,共商区域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共谋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共同打造旅游产业发展,规范红色旅游市场,整治红色旅游乱象,实现旅游品牌共树、旅游红利共享,形成优势互补、齐抓共管的区域管理新格局。

为期两天的这场推进会,既是部署推进会,又是经验交流会,也是现场观摩会。与会人员纷纷表示,一路走来,所见、所闻、所感让人耳目一新,不仅充分尊重历史,还因地制宜、极具特色。此次得荣之行充分开拓了思维,回到县后将学习借鉴优秀经验,充分整合本县资源,合理利用现代化方式,保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孜段建设顺利高质高效开展。

来源/陈辉 王雪涛 若干木初 洛松拉姆

编辑/洛松拉姆

责编/王凤

审核/贺文怡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发表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我司立场
0
评论(0)
收藏
最  新  内  容
相  关  推  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