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河坡金工文旅融合园区、沙马文旅融合项目建设,营运拉龙措古冰漂国家湿地公园,擦亮‘河坡藏民族金工艺之乡’品牌。”白玉县委书记刘堰在2023开年“怎么说·怎么办·怎么看”活动中向群众作出公开承诺。
铁锤敲响古老乐章
传颂着对非遗技艺的谦恭
今年以来,白玉县高度重视项目建设工作,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始终把抓项目建设、项目质量、项目效益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抓手,把项目投资拉动作为经济稳增长的主驱动,项目工作得到了有效推动。
走进白玉县河坡民族手工艺文旅融合示范园区建设项目施工现场,挖掘机、运输车等来回穿梭作业,工人们头戴安全帽,奋战在各自的施工点位,机器轰鸣、热火朝天,各施工队伍正开足马力,追赶工期,现场一派繁忙的景象。
为确保项目各项节点如期完成,项目参建人员一方面及时调整施工计划,正排工序,倒排工期,适当延长每日施工期;另一方面投入充足人力、资金、物资,确保进度、安全、质量齐头并进。
“我们项目部主要负责博物馆、演艺中心和游客中心项目,目前博物馆、演艺中心的主题已经完工,现在进行外装工程。为了加快推进项目建设,项目部及时调整施工计划,倒排工期,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工期提前了3个月。” 现场负责人冷明建说到。
白玉县项目促进中心干部曾建告诉记者,白玉县河坡民族手工艺文旅融合示范园区总投资3.5亿元,目前正在建设的博物馆、文化演艺中心、游客接待中心、飞地集体经济扶持项目、工坊集群已经完成土石方平衡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下一步拟建设项目有白玉庄园、民宿庄园、景观打造以及全民健身馆和非遗文化培训中心。白玉县项目促进中心干部曾建:“主要设施将于今年年底投用,项目建成后将集中展示河坡手工艺品锻造技艺和产品,加速‘藏族金工、河坡手造’文旅IP塑造,对白玉文旅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白玉县高度重视金工技艺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大力建立健全制作技艺、图符特点、历史起源、手工形态、文化生态以及未来发展的传承发展体系,让本土民间艺术在更广阔的舞台、市场上“活”起来。曾建告诉记者,项目建成后将邀请白玉县河坡民族手工艺非遗传人入驻,将以前的小作坊变成大作坊,现在正在建设的飞地集体经济项目就专门规划了一个展示与销售为一体的中心。
根秋单贞是白玉河坡锻造手工艺的代表性传承人,根秋单贞于2010年8月成立白玉县河坡藏民族手工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陆续培养出上百名优秀手工艺者,为当地文化传承和就业扶贫做出了极大贡献。根秋单贞告诉记者,白玉县河坡民族手工艺文旅融合示范园区的建设,必将为手工艺传承带来新的发展“活力”,“作为河坡锻造手工艺的传承人,搬迁入住园区以后将进一步提高手工艺品质, 同时收纳更多青年群体学习、传承、保护、弘扬河坡金属锻造技艺。”
工艺藏刀、马具、饰品……在白玉,一系列凝聚民族智慧的手工艺品出类拔萃。白玉县河坡民族民间手工艺的传承历史悠久,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格萨尔兵器部落”。白玉县河坡镇大部分人皆从事手工艺品锻造,且特点各异、专攻方向不同,白玉河坡民族手工艺也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
近年来,白玉县通过不断改进手工艺品制作形式,将技艺标准化,在保障手工艺品品质的同时缩短制作周期,让河坡民族手工艺逐步走向更广阔的市场。白玉县项目促进中心干部曾建告诉记者,园区项目建设还将增加现场制作等体验内容,让游客能充分感受到白玉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魅力。
壮美的金沙江贯穿白玉县,三条支流自巍峨的冰川奔流而下。白玉县作为“川藏南北线”国道317线和318线之间镶嵌着的一块“美玉”,以非遗和独特景观,吸引着八方游客的目光。当前,白玉正以各大项目为支撑,深度开发生态观光、文化体验等旅游产品,改善基础设施,推动自驾游发展,加快培育旅游发展新动能,不断促进文旅产业转型升级。
全媒体记者/刘睿娟 陈辉 2023全媒体采访团
编辑/ 刘睿娟
责编/ 央金
审核/ 刘云
监制/ 谭荣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