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传媒中心主办       热线:0836-5124430       
【中省媒体看甘孜】四川新闻联播丨甘孜:加快城乡融合脚步 走特色发展之路
2023-12-11 15:33

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如何推动高原地区城乡融合发展?甘孜州走上一条特色发展之路,多措并举让农牧民腰包更鼓,日子更有奔头。

这两天,甘孜州泸定县兴隆镇化林村的村民们,趁着农闲时期正对自家房屋进行内部改造,主动融入乡村旅游发展。

甘孜州泸定县兴隆镇化林村村民 王霞:(改造后)每间屋都带卫生间,现在全是冲水的了,都很卫生的。

此前,泸定县已整合9000余万元对化林村道路、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并对传统民居、历史遗迹等进行了统一修缮翻新。

记者 杨威:我们可以看到,修缮过后的传统古屋都多了这样一个“仿古”的管道,每家每户产生的污水都可以通过它进入到全村的污水处理系统。

甘孜州泸定县兴隆镇化林村党支部书记 徐国强:生活品质提高了,环境卫生搞好了,全体老百姓对幸福生活更有奔头了。

化林村在去年被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这里曾是茶马古道上的进藏第一站,也是红军飞夺泸定桥后战斗过的地方。因此,化林村在旅游发展中又被定位为 “古道红村”。

甘孜州泸定县兴隆镇党委书记 李百盛:按照“规划引领、分步实施、先行示范”的模式,统筹编制村域范围内村庄建设、土地利用、产业等规划,加速城乡融合发展。

除了整村规划,交通提质也加快了甘孜州城乡融合发展的脚步。入冬过后,丹巴县梭坡乡莫洛村旅游产业路改扩建工程,趁着旅游淡季正加紧建设中。建成后,这条宽4米的双向柏油路将连接起莫洛村与省道217线。

甘孜州丹巴县梭坡乡莫洛村村委会副主任 丹增翁扎:像以前的话只有一条单向水泥路,容易堵车,有了这条路,旺季也不会堵车了,也拉近了我们和游客的距离。

随着路网的不断织密,丹巴县已形成6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和4条生态文化旅游环线,实现道路贯通、景点融通、客流互通,许多老百姓多了一个旅游从业者的身份。

甘孜州丹巴县民宿经营者 方宗海:以前我在浙江打工,就是因为旅游发展起来了,我才回家做民宿,今年收入有20-30万,很不错,感觉和城里打工一样稳定。

而在康定市新都桥镇,正在建设中的牦牛产业集群已具雏形,集娱乐、休闲、文创等于一体的生态园区,将引导牧民利用地域优势资源实现收益提升。产业的集群式发展也走出了牧区城乡融合的第一步。

甘孜州康定市新都桥镇党委书记 彭措扎西:深度推进“牧旅”融合,为牧民创造更多发展、就业的空间,让高原牧民增收没有淡旺季。

今年以来,甘孜州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在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先后建成康北、康南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旅游集散中心,推动城乡基础设施、特色产业和公共服务的融合。

甘孜州副州长 何小平:(下一步)重点提升康定市发展能级,推进甘孜、理塘州域副中心建设,(以)加快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推进城乡功能互补。聚焦高原文化旅游、特色农牧业、清洁能源“三篇大文章”,推动城乡产业协同。

来源/ 四川观察

责编/ 宋雪华

审核/ 刘云

监制/ 谭荣皓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发表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我司立场
0
评论(0)
收藏
最  新  内  容
相  关  推  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