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贷款不成反倒“越贷越穷”
经了解:确某因资金需求,在名为“还呗”的网络平台上申请了50000元贷款。按平台要求,他将个人银行卡和身份证拍照提供给了平台工作人员。随后,平台工作人员谎称已将借款打入确某银行卡,却又称因他“填错卡号”导致资金无法到账。紧接着,诈骗分子告诉确某,需要先往自己卡里存进一万元,并把收到的验证码发给他们,那50000元贷款才会到账。在这期间,诈骗分子巧舌如簧,通过各种说辞,不断试图诱导确某提供手机验证码,好进行转账操作。
民警与确某电话联系后,立即与确某见面开展劝阻工作并耐心细致地向他讲解此类诈骗的常见套路。民警详细地分析道:正规贷款机构不会在放款前以“卡号错误”为由要求借款人存钱或提供验证码,这是诈骗分子惯用的手段,目的就是骗走受害者的钱财。在民警耐心十足的讲解下,确某这才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正深陷电信诈骗的陷阱。随后,他主动将诈骗APP删除。之后,派出所民警又再次向确某全面普及了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法及防范措施,着重提醒他务必要妥善保护个人信息,避免再次上当受骗。在派出所的及时干预下,确某没有向诈骗分子提供任何验证码进行转账,成功避免了经济损失。
事后,确某对派出所工作人员的及时帮助表达了衷心感谢,并表示今后一定会提高警惕,增强自身的防范意识。
色达公安提醒广大群众,网络贷款需谨慎,任何要求提前转账、提供验证码的贷款行为都是诈骗。如遇资金需求,一定要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办理贷款业务。
同时,针对近期出现的一种利用快递渠道邮寄抽奖劵、福利劵的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为切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和快递从业人员对这类新型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与识别能力,有效遏制这类电信网络诈骗蔓延,守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3月21日,公安局党委组织色达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治安大队、色柯派出所组成联合工作组,深入辖区13家寄递物流企业以及3家金融银行,开展了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专项宣传活动。
活动期间,联合工作组以面对面的形式,详细讲解了快递渠道涉及的新型诈骗违法犯罪案例,以及电信网络诈骗的种类、方式和流程等内容。同时,现场与企业负责人签订了《寄递物流行业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责任书》,并对各企业提出三点要求:一是严格执行寄递渠道安全管理“三项制度”,即实名收寄、收寄验视、过机安检,切实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二是强化从业人员对邮寄电话卡、银行卡、U盾、大批量贵金属等涉诈高风险物品的识别培训,确保每位从业人员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杜绝涉诈物品流入寄递渠道;三是加强与公安部门的协作配合,一旦发现疑似涉诈物品,及时向公安部门上报,共同保障寄递渠道安全、畅通、平稳运行。
下一步,色达县公安局将进一步增强反诈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全力筑牢反诈“防火墙”,打好反诈宣传“组合拳”,全力守护辖区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掌握防骗知识·筑牢安全意识
掌握防骗知识·筑牢安全意识
电信网络诈骗花样层出不穷
反电诈教育刻不容缓
大家知道多少套路呢?
让我们一起学习反电诈小知识吧!
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通常以冒充他人及仿冒、伪造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的方式达到欺骗的目的,如冒充公检法、商家公司厂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银行工作人员等各类机构工作人员,伪造和冒充招工、刷单、贷款、手机定位等形式进行诈骗。
为进一步扩大反诈宣传覆盖面,提高广大群众防骗意识,国家反诈中心制作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向广大人民群众介绍了十种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
提高警惕,增强个人防范意识,预防各种类型的诈骗,请大家牢记以下反诈骗口诀:
飞来横财不心动
个人隐私不泄露
迷信活动不参与
偶遇路人不轻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