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传媒中心主办       热线:0836-5124430       
全国助残日丨“春天事业”的“甘孜答卷” 托起残障人士“稳稳地幸福”
2025-05-19 11:42

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截至20241223日,甘孜州持证残疾人达35616人,约占全州人口的3.2%。如何进一步增进这一特殊群体的民生福祉,让广大残疾人朋友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这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在州委、州政府的统筹部署下,全州残联系统以需求为导向,构建起覆盖保障、服务、发展的助残体系。不仅织密社会保障网络、完善关爱服务措施,还搭建起就业创业、文体展示等多元平台,让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记者走进雪域深处,看政策阳光如何照亮特殊群体的梦想。

康复服务助力生命重绽芳华

513日,康定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内人头攒动,一场充满温情的残疾人免费适配假肢取型活动在此举行。活动现场,20名残疾人满怀期待地参与其中。省八一康复中心辅具中心的适配师们秉持专业与负责的态度,完成资料登记后,便开始为残疾人进行细致的现场取型工作。

来自康定市孔玉乡的村民吴章坤,在现场与适配师专注交流着辅具穿戴情况,适配师根据他的反馈不断进行调整。时光回溯到2013年,吴章坤放牛时突遭变故,被山上滚落的石头砸伤右小腿,最终不得不截肢。当时感觉天都塌了,家里孩子刚出生,正是用钱的时候,不知道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回忆起那段灰暗的时光,吴章坤仍心有余悸。

但如今,残疾人免费适配假肢项目成为照亮吴章坤生活的一束光这已是他第四次前来取型更换义肢。在残联的帮助下,他不仅获得免费义肢安装,还被送往省八一康复中心学习义肢使用技巧。现在我又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了,还考了驾照,上山放牛、开车运货都没问题吴章坤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今年我开办家庭农场种植刺龙苞,仅这一项就收益3000多元,日子越来越有盼头!吴章坤的经历,正是康定市残疾人帮扶工作成效的生动写照。

事实上,在甘孜州,这样温暖人心的残疾人保障举措并非个例。2024,中、省残联下达157万元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资金,专项用于假肢、辅具、助听器等基本康复服务项目,让3558名残疾人看到了生活的希望;103万元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资金的投入,为55名残疾儿童打开了新的人生篇章;中、省、州、县(市)残联多方协同,共同安排217.08万元资金,为残疾人适配急需辅助器具2717具(件),显著提升了残疾人的生活质量与自理能力。这些实实在在的帮扶,正汇聚成强大的力量,助力残疾人朋友们重新绽放生命的绚丽芳华。

就业创业点燃自强奋进希望

如果说假肢适配服务为残疾人重筑了生命支点,那么就业创业帮扶则为其插上了逐梦的翅膀。

在康定市金汤镇老五大寺村,“残疾人自强模范”谭维勇的名字广为人知。1995年,一场意外让她高位截瘫,但命运的残酷没有浇灭她对生活的热情,反而点燃了她内心深处的创业火种。

记者在藏香猪养殖场见到谭维勇时,她正熟练地操控电动轮椅,穿梭在猪舍间忙碌。割猪草、拌猪食、喂猪食,每一个动作都干脆利落。谈及创业初衷,她坚定地说:“不能向命运低头,虽然身体残疾,但志不能残,我要靠自己闯出一条路。”从养殖家禽到经营饭店,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她始终没有放弃,最终在藏香猪产业找到了突破口。

创业之路布满荆棘,但谭维勇并非独自前行。康定市残联的1万元残疾人创业补贴犹如雪中送炭,当地政府更构建起立体化扶持体系:畜牧专家定期驻场指导,基建补贴化解场地扩建压力,仅2024年就兑现能繁母猪补贴、规模养殖奖补等政策资金66万元。从2012年初创时摸着石头过河,到如今建成两座标准化养殖场、最高年存栏量近3000头、出栏量近2000头的规模化经营,谭维勇的每一步跨越,都烙印着政策托举的力量。

如今,谭维勇不仅实现了创业致富,还积极回馈社会。她的养殖场吸纳10余人就业,手把手向周边群众传授养殖经验,带动大家共同发展。康定市金汤镇工作人员倪正武介绍,受谭维勇的影响,目前金汤镇已有4名残疾人开启自主创业,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收益。

谭维勇的逆袭故事,恰是甘孜州残疾人就业创业支持体系的生动注脚。过去一年,我州多管齐下,为残疾人就业创业搭建广阔平台:62名高校残疾人毕业生,除特殊情况外,就业率达100%;全州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安置47名残疾人,国有企业吸纳34人;省州配套156万元资金,助力4082名残疾人实现居家灵活就业,32人成功完成一次性创业。同时,还扎实开展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组织残疾人赴杭州参加盲人保健按摩培训并实现签约就业。在东西部对口支援项目中,浙江投入619.6万元帮扶资金,落地46个项目,惠及3286人。这些政策举措,如同坚实的臂膀,托举起残疾人的就业创业梦,让越来越多的“谭维勇”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文化助残丰盈精神美好家园


旱地龙舟、筷子夹球、定点投篮……在道孚县,一场别开生面的全民健身活动在群众热情的欢呼声中拉开帷幕。与其他健身活动不一样的是,参与此次活动的选手们均是残疾人朋友。

比赛现场,选手们结合自身条件,在比赛中不断挑战自我。亲友团则在赛场旁不断为选手们加油打气,整个现场欢笑声、叫好声此起彼伏。

“很感谢县委,县政府提供这样的平台,让我们有机会参加这样的活动。”活动结束后,参赛选手亚马儿还意犹未尽,他告诉记者,以前总觉得这类活动离他们的生活很远,但今天参与到活动中才发现,只要方式得当,即使是残疾人也能享受到运动的快乐。

这场趣味的体育活动折射出甘孜州残疾人文化建设的多维布局。近年来,我州构建起了全域覆盖+精准滴灌的文体服务体系,296户家庭通过五个一文化工程打开艺术之窗,64.8万元省级资金在6个县培育出全民健身品牌活动,吸引2500余名残疾人在体育复健中重拾自信。特别在青少年群体中开展的体育复健进校园项目,正悄然改变着人们对残障群体的认知边界。

随着保障体系持续完善、就业渠道不断拓宽、文体活动日益丰富,越来越多残疾人朋友正突破身心界限,在全面发展的时代画卷中书写属于自己的华章。

州残联副理事长张健介绍下一步甘孜州将持续推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为农牧区残疾人建立一人一档数据库,加强辅具适配,完善州、县、乡(村)四级康复服务体系。同时,大力发展唐卡绘画、藏绣等民族手工艺项目,开发涉残公益性岗位,创新残疾人就业帮扶模式。此外,还将优化上门评残队伍,简化残疾人证办理流程;推进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建强助残志愿者队伍,常态化开展“温暖万家行”走访慰问活动。

全媒体记者/ 罗文婕 楚吴巴登

编辑/ 马俪伲

校对/ 卢雪英‍‍‍‍

责编/ 卢雪英

审核/ 白马

监制/ 谭荣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发表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我司立场
0
评论(0)
收藏
最  新  内  容
相  关  推  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