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下午4时,海螺沟磨西镇一场以“短时强降雨引发泥石流灾害”为背景的全要素防汛防地灾应急演练在海螺沟磨西镇拉开帷幕。本次演练模拟共和村二组、三组因突发强降雨导致塌方泥石流,镇政府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多部门协同作战,全面检验极端天气下的应急处置能力。
演练模拟共和村遭遇10分钟11毫米的短时强降雨,引发二组、三组多处塌方泥石流,热水沟至拗口坪路段中断,19户35名群众受困,其中一名行动不便老人滞留危险区。灾情发生后,共和村通过铜锣、喇叭发出预警信号,镇指挥部立即启动《防汛地灾应急预案》。
在总指挥调度下,7个应急小组协同作战。在疏散转移科目中,村干部敲响铜锣、拉响手摇报警器,网格员手持扩音器沿路呼喊群众撤离。仅用18分钟,34名群众被安全转移至临时安置点,1名行动不便老人由民兵背负撤离。道路抢险现场,挖掘机轰鸣着清理塌方体,抢险队员在泥石流隐患点设置锥形桶和警戒线,2小时内成功打通热水沟至拗口坪阻断路段。
在群众安置点内,工作人员正为受灾群众登记信息、分配帐篷,发放食品饮用水,严格管控返流人员;医疗组对安置点全面消杀,为伤员包扎并开展防疫监测。
整个演练涵盖灾情响应、人员疏散、抢险救援、安置保障全链条,59名参演人员高效完成4个核心科目。此次演练重点检验了"预警到户、责任到人"机制,尤其强化了对特殊群体的救援能力。
“这次演练对我们磨西来说意义重大。通过模拟真实的灾害场景,不仅检验了我们防汛防地灾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还让我们应急救援队伍得到了充分的锻炼,部门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磨合。从接到灾情报告到启动应急响应,再到各个救援小组迅速开展工作,整个过程紧张有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完善应急预案体系,确保在真正的灾害面前能够迅速、科学有效的开展救援工作,确保预警信息到户到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磨西镇副镇长蒲鑫说道。
本次演练通过真演真练达到了检验预案、锻炼队伍、总结经验的目的,为磨西镇应对汛期突发事件积累了宝贵经验,当前磨西镇已进入主汛期,全镇54处地质灾害隐患点、4个山洪危险区实行24小时监测。演练中验证的“半小时应急圈”“村组互助转移”等机制,将为守护景区群众和游客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来源/ 海螺沟融媒体中心
编辑/ 卢雪英
校对/ 卢雪英
责编/ 王玲娜
审核/ 白马
监制/ 谭荣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