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道317甘孜县洛戈梁子段,海拔3980米的垭口常年风雪肆虐,空气含氧量不足平原一半。一块镌刻着“缺少的是氧气,拥有的是忠诚”的牌子,矗立在下雄乡派出所洛戈梁子警务站的院墙上,成为雪域高原最醒目的精神坐标。在这里坚守了9年的下雄乡派出所所长、警务站负责人刘鹏,用藏蓝色的身影诠释着共产党员的赤诚——相对含氧量50%,绝对忠诚度100%。
红色血脉铸忠诚:信念如磐立高原
洛戈梁子并非普通驿站。这里既是昔日红军长征翻越的雪山要隘,承载着厚重的红色记忆;如今又是G317国道的咽喉,车流昼夜不息。肩负下雄派出所维护辖区安宁与洛戈梁子警务站保障国道畅通的双重使命,刘鹏深知责任如山。
2016年,当他作为第三代负责人踏上这片土地时,面对的是无水无电、靠烧牛粪取暖的极端艰苦环境。然而,融入血脉的红色基因与家国情怀支撑着他。他的太爷爷张亦山,曾是甘孜苏维埃博巴政府主席,在红军长征过境时倾力支援。藏汉联姻的家庭背景,更让他对“藏汉一家亲”有着刻骨铭心的体会。“高原是生我养我的土地,守护它是我的本分,更是共产党员的使命。”这位有着22年党龄的藏族汉子话语坚定。
信念如磐,行动如犁。刘鹏将唯一的警车打造成“流动警务站”,带领民警成为牧民口中的“泥朵巴”(藏语:警察),骑马穿梭于广袤牧区,翻越雪山。马背上驮载的不仅是警务装备,还有各类方针政策的藏汉双语宣传册。他们将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深入牧区帐篷,用乡音俚语讲清“民族团结才有好日子”的道理。一年内,联合乡党委政府,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26起。
当曾经案件频发、距离最远的俄措村实现连续三年牦牛“零被盗”;当牧民扎西的女儿通过国家“雨露计划”圆了大学梦,全家住进定居房,逢人便赞“跟着党走,雪山也能变金山”……这些变化,正是忠诚信念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民族团结结出硕果的生动写照。
实干担当践初心:雪域平安守护者
“砰!”2021年一个冬夜,一辆失控越野车倒栽桥下,车身悬空,司机命悬一线。刘鹏没有丝毫犹豫,顶着刺骨寒风钻进扭曲的车厢,解开安全带,奋力将司机往外拖拽。就在两人落地瞬间,越野车轰然坠入深渊。这样的生死考验,在他9年的坚守中绝非孤例:悬崖边挤进滑坠车辆死拉手刹救下游客;为追回牧民视为命根子的被盗赛马,他辗转四省奔波三千里完璧归赵;远赴拉萨破获价值百万古董失窃案……每一次惊心动魄,都诠释着共产党员“人民至上”的赤诚。
面对高寒牧区频发的偷牛盗马案,刘鹏创新总结出“牛马蹄迹比对法”,让蹄印如指纹般成为破案关键。凭借这门“绝活”,他与同事破案80余起,找回800多头牦牛马匹。针对G317国道冰雪险情,他还和战友们练就“防滑链安装”和“冰雪代驾”硬核本领,常在零下十几度严寒中跪地装链,或冒险替受惊司机驾车翻越险坡。2016年至今,累计救助遇险司机、游客和群众超2000人。一碗热腾腾的回锅肉面温暖了受助游客李先生的心,后来李先生主动资助了当地牧民子女上学,成就了一段山海佳话。
在刘鹏的积极推动下,县政府2022年投资200万元新建平安驿站;2024年驿站加装弥散供氧系统,升级为集“热水+休憩+急救”功能于一体的全天候服务站。一杯热茶、一张床铺、一口氧气,让过往旅客由衷感慨:“看到警务站那盏灯,悬着的心就落了地。”今年3月,这座倾注心血的驿站荣膺“全国最美驿站”。
精神高地树旗帜:忠诚之光耀雪域
荣誉,是奉献的见证,更是精神的礼赞。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个人、四川省最美基层民警……一项项沉甸甸的荣誉接踵而至。2024年“七一”,刘鹏的名字镌刻在“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榜上;2025年“五一”前夕,他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站在了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上。面对闪光灯和赞誉,这位雪域汉子谦逊依旧:“奖章的光芒,属于每一位在甘孜高原坚守的战友,属于支持我们的父老乡亲。”
在他的带动下,“忠诚高地”的力量在雪域高原持续放大:他组建“学雷锋志愿服务小分队”,常年免费为过往人员提供热水、药品、氧气;他首创“平安管家”一村一警工作法,科学划分巡逻联防队,构建24小时群防群治网络,实现“矛盾不出村、平安不出事”;他力推的“忠诚警务”“温旅警务”理念和实践经验,在全省公安系统推广。洛戈梁子警务站的留言墙上,贴满了五湖四海的感谢信,甚至有游客专程“打卡”忠诚誓言墙,留下致敬的话语。忠诚,已成为这片高地最鲜明的标识。
洛戈梁子的寒风依旧凛冽,那盏藏蓝灯塔始终长明。当“缺氧不缺精神”的誓言响彻雪域,刘鹏与战友们用3980米的坚守证明:忠诚,正是这片高地最充沛的氧气。
站在新起点,刘鹏目光坚定,“未来,我仍将驻守忠诚高地,打造‘雷锋式警队’,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更多旅客司机能在平安驿站‘歇歇脚、暖暖身、带着温度再出发’,让民族团结、忠诚奉献之花,永远绽放在离天最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