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来自甘孜的粗粮宝藏,一碗稞膳纤米,能够满足每日三分之一膳食纤维需求,将重构主食健康新标杆!”9月6日,在第十一届四川农业博览会甘孜馆甘孜州有机农牧业发展协会展区,来自甘孜州农业科学研究所青稞研究室的高级农艺师李健向观展者介绍道。
青稞,被高原儿女称为“精气之源”。甘孜州是四川最大的青稞产区,为了让这一传统产业焕发生机,近年来,甘孜州农科所与成都大学通过科研合作,共同研发出了青稞复配米——“稞膳纤米”。产品突出青稞与大米的科学配比,通过创新技术手段,重构主食营养金字塔,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健康主食选择。
“基于青稞(膳食纤维含量约为16%)与大米(膳食纤维含量约为0.7%)的膳食纤维含量差异,优选原粮品种并进行科学配比,稞膳纤米的膳食纤维含量可达6.8克/100克,是普通大米的9.7倍。”李健表示,这一显著的提升,使得消费者在食用一碗稞膳纤米时,就能轻松满足每日膳食纤维需求,为肠道健康和整体营养摄入提供了有力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为改善青稞口感粗糙的问题,科研团队创新采用了轻磨工艺。在营养保留方面,该工艺能够精准地去除青稞外层的粗纤维(如蜡质层),同时保留β -葡聚糖富集的糊粉层,确保青稞的营养成分不流失。同时,在结构优化方面,通过专有的青稞萌动技术,提高青稞籽粒的γ-氨基丁酸含量,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促进青少年身高发育。
随着健康饮食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稞膳纤米将成为控糖、健身人士的消费方向。“通过农博会这一平台,宣传推介高原粗粮,让古老的青稞作物在新时代焕发出全新活力,推动全州青稞产业全产业链提质增效,将甘孜州打造成全省有机杂粮第一州。”甘孜州农科所相关负责人表示。
眼下,正是甘孜州青稞的收获期,万亩青稞将川西高原装点成“金色的海洋”。今年全州青稞种植面积达50万亩,预计产量达10万吨。
通过科技赋能,目前,甘孜州已开发出黑青稞挂面、青稞代餐粉、β-葡聚糖胶囊等32类高附加值产品。全州青稞及附属品加工企业47户,年加工能力2.8万吨,2024年全州食品饮料产业实现产值10.6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