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传媒中心主办       热线:0836-5124430       
劳模故事 | 15载守护,做老人的“贴心阿姐”——记甘孜县民政局中心敬老院院长胡文
2025-10-02 18:39


开栏语

讲述劳模故事,弘扬时代精神。

日前,甘孜州第七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康定举行。大会之后,全州上下营造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勉励劳模,树立以劳模为榜样,营造学习劳模、尊重劳模、关爱劳模、争当劳模,讴歌劳动精神的浓厚氛围。


今日,甘孜州传媒中心推出特别专栏——《劳模故事》。通过用一个个鲜活事例全面呈现全州各条战线上那些感人至深的先进事迹和精神风貌,从这些身边的普通劳动者身上,汲取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现在,就让我们走近甘孜县民政局中心敬老院院长胡文,一起来看看她的奋斗故事吧!

“这些奖是属于养老院所有人的,我只是作为代表领了奖,他们才是真正的幕后英雄。”日前,刚获评甘孜州“先进工作者”的胡文,面对荣誉始终保持谦逊。在此之前,她已先后获得四川省2021年度孝亲敬老楷模”“全国养老服务先进个人”“四川省三八红旗手”荣誉,但在她心中,敬老院里的老人和护工,才真正让人敬佩。


初入敬老院:从迷茫慌乱”到“决心坚守”


201010月,25岁的胡文第一次踏进甘孜县民政局中心敬老院。


那时,敬老院收留的多为孤寡老人,不仅身体状况差,心理问题也尤为突出。“有位婆婆,丈夫早逝,儿子又因山体滑坡遇难,长期孤苦让她特别孤僻,别人唱歌、咳嗽,她都觉得是针对自己。”胡文回忆,类似的摩擦每天都在上演,老人们不停找她“告状”。


而更让她崩溃的是直面死亡——老人前一秒还在说话,下一秒倒在地上从未亲身经历过生离死别的她,看着这种场景心里除了慌乱还有几分害怕


“他们太可怜了,我想让他们安度晚年”虽萌生退意,但看着老人布满皱纹的脸蹒跚的身影,想到他们坎坷的过往,胡文还是下定决心坚守


巧思破难题:让敬老院有“家的温度”


留下来的胡文,口袋里总装着一把指甲刀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习惯,而是她打开老人心扉的“钥匙”。


“阿爸,手伸出来,指甲长了。”胡文蹲在老人身前,细心修剪指甲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发生。除此之外,她还帮老人梳头、刷牙、洗脸、铺床,想办法和老人拉家常,聊过去


“光照顾生活还不够,得让老人们有事做、有盼头。”院子里有片空地,胡文就组织护工和行动便利的老人清除杂草,种下海棠、月季格桑花,番茄、青椒、土豆……从此,院子里常有老人忙碌的身影和欢声笑语


借鉴当老师时的经验胡文还制作“老年人卫生评比表”房间整洁,胡文就在门口小红旗。起初老人们很抵触,但慢慢地,参与的人越来越多。现在,老人一见胡文,就拉着她检查床铺、衣柜、阳台等每一个角落。阿姐,先别走,你再看看我整齐的衣柜”看着门上贴满的小红旗,老人们的笑容越来越多,归属感也越来越强。


每到夏天,胡文还会提前“做功课”,寻找适合的草地,将食堂“搬”到户外,组织老人去“耍坝子”。民政局的同事也热心帮着接送老人。老人行动不便,她就搬来轮椅“只要他们想去,我就想办法让他们亲近自然,晒晒太阳”。在蓝天白云下,老人们喝着酥油茶,笑容像格桑花一样绽放。


用心守护:从“日常关怀”到“生死相伴”


每月20日,敬老院总会非常热闹这是胡文为老人们准备的集体生日会。很多藏族老人记不清自己的生日,她就根据“春节前后”“秋收时候”等回忆,给老人定一个大概的生日,再准备可口的菜肴、长寿面和蛋糕,陪大家一起庆祝。


敬老院唯一的汉族老人周林山,最初是一名流浪老人来到院里后,在胡文和同事们细心照料下,周林山身体逐渐好转生日那天特意去买了条鱼,胡文帮他熬鱼汤炒花生米。老人感慨:“这是我这辈子第一个生日,不知道咋感谢你们。”四年前,周爷爷安详离世,而这样的温暖,胡文还在继续传递给更多老人。


2023年,胡文带着12位老人去甘孜州人民医院做手术,全程跑前跑后护理,担心得心脏跳嗓子眼。她怀疑是自己心脏出问题,去华西医院检查了许久“阿姐,你咋还不回来?千万别病倒好吗?检查期间,老人们在电话里询问她的病情,说着说着,一群老人像孩子一样哭了。曾有位老人临终时,拉着胡文的手说:“对不起,我脾气很臭,感谢你的包容。”凡此种种,让胡文深受感动,“感觉自己成为了他们的情感寄托,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直面困境:坚守背后的“难


“我们这行其实很辛苦,坚持下来很”胡文坦言,敬老院里不少老人瘫痪在床护工们要随时清理床单衣物,有时刚换的床单,20分钟就被弄脏胡文一边安抚老人,一边鼓励护工,可还是有护工不堪身心压力离开。“她不仅要鼓励我们,我们不会的,她就一遍遍地教。”护工则呷阿姨说。


老人不识字,胡文便将护工分组,每月还邀请老师,带着老人识字,学舞蹈,进行爱国主义和普法教育。渐渐地,老人能读一些简单的书籍,院子里也经常见到他们携手起舞的美丽身影。


让胡文更牵挂的是老人们的医疗问题。敬老院群体特殊,外出就医难。胡文曾多次联系医院和义诊机构院为老人检查身体但仍觉不够。“希望以后能形成‘医养结合’模式,和医院合作,在敬老院常驻医护人员,让老人们能及时得到检查救治。”这是她最大的期盼。


阿姐从不嫌弃我,帮我刷牙、洗脸、铺床剪指甲……我很感激她老人泽邓西笑着说。15守护,胡文从青涩的年轻院长,变成了老人口中的“贴心阿姐”,这位藏家的女儿,用十五年如一日的孝行与创新,告诉我们:最伟大的管理,是爱的管理;最温暖的养老,是让每一位老人都活出尊严与喜悦。而她始终记得:“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真正该被记住的,是每一位努力生活的老人,和默默付出的护工。”


全媒体记者/ 闫杰(见习)图片:甘孜县民政局中心敬老院
编辑/ 马俪伲
校对/ 卢雪英
责编/ 马俪伲
审核/ 白马
监制/ 谭荣皓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发表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我司立场
0
评论(0)
收藏
最  新  内  容
相  关  推  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