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传媒中心主办       热线:0836-5124430       
四川视点丨从枇杷种植到民宿管家,若吉村的乡村振兴之路
2025-10-23 14:47
距离康定城区32公里的姑咱镇若吉村,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山村,如今已成为拥有92户302人的“明星村”。走进若吉村,映入眼帘的不再是传统的农耕景象,而是国家3A级景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首批天府旅游名村的崭新面貌。
“三变”改革,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若吉村坚持党建引领,紧紧抓住脱贫攻坚成效巩固和乡村振兴契机,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农旅融合”发展之路。
村庄变景区:依托地理优势,若吉村按照“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定位,结合折东地区“春赏花、夏纳凉、秋摘果、冬观雪”的观光农业特色,成功打造国家级3A景区。围绕“果香庭院”主题,投入资金近6000万元,完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全村拥有标准客房50间、床位57张。
村民变股民:村里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厘清资产权属关系,建立农户利益共享机制。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村民以房屋出租、土地流转、资金等方式入股,实现“不动产”变资本、变效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村里采取“贫困户9折入股”的帮扶模式,贫困户仅需投入9股资金即可按10股参与分红。
农房变民宿:鼓励村民利用闲置房屋和院落发展民宿经济,农户将闲置房屋按5000元/年租给合作社进行民居接待。经过专业培训的村民在各自负责的民宿院落服务游客,当上了民宿管家,实现“房屋租金+合作社分红+工资+农产品销售”的多元化收益。
统一运营,确保服务质量
若吉村创新推行“四个统一”管理模式:统一宣传营销、统一分配客源、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内部管理。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入公司统一进行运营管理,形成了国资公司、合作社、农户共同参与的股份合作机制。
同时,若吉村将独特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融入到乡村旅游中,吸纳当地村民为游客提供住宿餐饮、民族服饰、歌舞表演等服务,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深度体验藏族文化魅力。
“游客来了,我们好好接待,早晨有早餐,中午、下午都可以点餐。”村民自豪地介绍,“我们还有游泳池,游客印象都很好。”
未来,打造文旅融合新标杆让乡村更红火
若吉村将紧紧围绕市委“1+1+9”文旅产业规划,继续发展民宿体验产业,并积极带动周边村(社)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民宿接待、林下采摘、农耕文化体验等产业。
“我们希望一起搞得红红火火的,把人留得住。”一位村民道出了全体若吉村人的心声。从单一的枇杷种植到多元的旅游产业,从传统农民到民宿管家,若吉村的蜕变正是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发表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我司立场
0
评论(0)
收藏
最  新  内  容
相  关  推  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