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曲久泽仁时,他正接待一位上门拜访的客人。客人手持哈达,兜里装的是写有生辰八字的字条,此行,是为刚出生的孩子求一幅本命唐卡。传说中,能绘制唐卡的人都是心灵最纯净的人,故而唐卡能为新生命祈福。听明了客人来意,曲久泽仁将他迎到家里,眼神澄澈,倒了杯热腾腾的酥油茶。作为郎卡杰画派的第九代传人,他已记不清这是绘制的第几幅唐卡了。世事一场大梦,
人间几度修行。
几百年前,一位藏族小男孩出生在了炉霍县朱巴村,那时无人能想到,这个从小就放牧的孩子,居然会创造出一个举世闻名的画派:郎卡杰。
一直以来,藏区民间许多大成就者均拒于宣扬自己,更不注重历史记载,特别是唐卡画师更不敢把自己的名字留在唐卡之上与佛菩萨像并列。△ 橱窗里的唐卡,都是郎卡杰的作品。
所以,除了大大小小的传说与佳话,能够真正见证大师们无量智慧和大成就的,只能是他们留传给人间的善德和作品,而非史册的记载。某天放牧时,他打盹睡去,竟梦到莲花生大师(藏传佛教的主要奠基者),梦中大师赐予他一支画笔,自此以后,他便走上了绘制唐卡的这条路。
在他笔下,天空可以根据施色分出六七层,且能把天地连接得和谐完美,技艺出神入化,笔笔登峰造极,世人皆尊他为“郎卡杰”,意为“装饰天空的织梦者”,反而忘记了他原本的名字。朗卡杰这一画派传承了三百余年,有据可查的传承体系有十一代,当代传承该画派的唐卡艺人有四十多位,曲久泽仁便是郎卡杰画派的第九代传人。打从很小的时候,他就过上了翻山越岭跟上师学习绘制唐卡的日子,甚至就连曲久泽仁这个名字都是上师为他起的,意为:坚守信仰。
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菩提。
“唐”的意思是广袤的平原,“卡”指的是牧区帐篷里的柱子,“唐卡”就是可以悬挂的图腾。
传统唐卡在绘制技巧方面有神圣且近乎追求完美的要求,程序极为复杂,必须按照经书中的仪轨和上师的要求进行。制作一幅唐卡短则一两个月、半年完成,长则需要几年,甚至十余年。每一幅唐卡都凝结了画师的匠心,都需要技艺高超的画师带着虔敬之心,加以无穷的耐心和坚韧的毅力进行创作。创作过程中,画师必须专注于笔端,任何杂念都可能导致失误,破坏唐卡的完整性。对画师来说,绘制唐卡是一项艰难的考验,也是自我修炼的过程。△ 郎卡杰大量的作品里流露着每个画派的精髓,并且显得浑然天成,聚示众彩。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要按十分严格的度量经来作画。
从画布不能含有锦纶开始,绘制唐卡就必须得十分细心,绷紧了画布,第一步就是绘制度量经。这一步很重要,度量经辅助你打好草图,绘制好中心主佛的位置和比例。绘制唐卡的颜料都是矿物质原料,纯度要求极高,颜色只有兰、青、橙、红、黄、白、银六种颜色,其他颜色需要自己混合,大概能混合出六七十种颜色来。考究的材料让唐卡虽然历经几百年,依然能保持色彩明亮艳丽。△ 曲久泽仁创造过一幅1.3*0.95米的大型唐卡《极乐世界》,画中有许多米粒大小的人物,相当于在一粒豌豆上画出一尊佛,对功底要求极高,各中细节,必须要借助放大镜才可以欣赏,堪称巧夺天工。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郎卡杰画派还有许多微小的佛像,相当于在豌豆上画出一尊佛,画出的线条比发丝还细,发眉清晰可见。这种技艺对画笔特别有讲究,光是笔就分了六七十种。最大的画笔用来画天空,最细的画笔用来描金线,开眉眼。一个大幅作品就会消耗七、八支画笔,画的微画越多就越伤眼睛,曲久泽仁每天需要画9个小时左右,画完一天,视线都是模糊的。△ 郎卡杰是目前藏族传统美术中唯一一个,既包含有西方透视和汉地工笔重彩的特征,又有强烈的藏族本土风格的唐卡流派。
曲久泽仁说自己可能会因为画画眼睛失明,因此不敢做太多计划,只怕世事无常。
借笔夺天工,
传万世修行。
这天一早,曲久泽仁挽起袍袖,摘下手持念珠,为佛堂换上净水,毕恭毕敬地燃起梵香、双手合十、闭眼祈福祷告。
祷告结束后,他返回画室盘坐于藏毯上,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静默,曲久泽仁睁眼提笔,满目慈悲,为唐卡开眉点睛。
开眉眼是绘制一幅唐卡最重要的一步,开眉眼前的仪轨与要求更是必不可少的规矩,这既为了祈祷画出一幅好的唐卡,也是为了请佛家为主人带来福报。一幅唐卡的成败,往往取决于眉眼开得是否成功。开眉眼的功夫是一种绝技,对于神态的拿捏,偶尔在往边上看,偶尔有怒态,或者是其他神态,会因画师自身的理解而定。除去开眉眼前的仪轨与要求,曲久泽仁自己戒酒戒烟戒肉也许多年了。喝酒会弄反构图,戒烟戒肉,则是因为上色需要把笔尖含在嘴里,那是对唐卡的大不敬。△ 唐卡每画一笔,都要将画笔在嘴中润一下,以唾液作为颜料粘合剂。时日渐长,便免不了矿石颜料对身体的伤害,所以每一位唐卡画师都在用自己的生命作画。
“既已知道其中的罪孽,就会拿戒律来要求自己......为了让请唐卡的人有福报而画,会觉得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另一方面为了自己养家糊口而画,会觉得是一件很平凡的事情。几十年如一日借笔修行,精进的除了可夺天工的画技,还有那颗慈悲心。△ 2018年,曲久泽仁的数幅作品,被蒙古国、美国等博物馆收藏。
由甘孜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出品
二更西南公司承制的
原创非遗系列人文纪录片:
《造物人间》艺甘孜系列
第一季7集
每周两期
本文来源:更成都
编辑:杨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