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肆虐的疫情面前
医护人员
用自己的医术和爱心守护着生命
在道孚县人民医院的住院大楼里
收治着部分道孚县的新冠肺炎患者
早上八点钟
医护人员会有一次交接班
记者在换班时走进了医院
探访隔离病房里医护人员的工作日常
道孚县人民医院原本没有传染病区,疫情发生后,这里也就紧急改建了这样的区域。在这幢大楼里分为三个区域:绿色区域、半污染区域和污染区域。
早上八点,医护人员来到绿色工作区域开始了上班的第一步,换隔离服。
已经提前穿好隔离服的杜吉初告诉我们:“因为不是所有的衣服都那么大小合适,所以,我们也想了很多小办法,特别是头部,我们需要用胶带多缠一下。这个穿戴我们都已经很熟练了,就是脱的时候会比较紧张。”
其他人刚刚到,杜吉初已经换好了衣服要进病房,每天换班的时候都需要有一个人提前上班,进入病房先消毒,其他人再第二批次进入。
“我们每天早上都会提前两三个小时起床,提前喝好水,吃好早饭,然后上好厕所,因为穿上隔离服就没有办法喝水和上厕所了。实在想上厕所了就忍着,其实大多数时候进去了就忙出一身大汗,好多水分通过汗水排出来了。有时候也确实想上厕所,只有忍到事情做完出来。”护士任小芳一边穿衣服一边说。
而护目镜起雾带来的工作上的困难也是前期大家遇到的问题。外科护士长充玉珍说:“因为护目镜起雾,抽血的时候非常不好操作。平时如果我们五分钟能完成的,这种情况下差不多要15分钟才能完成,动作很难,也害怕扎到自己。”之前没有找到解决的方法,基本上只能寻找一点没有雾的缝隙,偏着头透过缝隙去看。遇到这种情况时,给病人解释,病人都十分理解,并且会告诉护士们“没有关系,你们慢慢操作。”
邓天云是隔离病房的值班医生,主要是负责病人的临床诊疗。“我们会每天观察他们的病情变化,还会观察他们的情绪变化,因为很多病人对这个病不太了解。我们就要观察病人的情绪、心理波动,查房的时候会通过语言等进行一些安慰性的治疗。病人的精神状态好,会对恢复很有帮助。”
邓天云家在外地,从大年初二换岗到现在一直坚守在隔离病房一线。虽然很累,但是看到患者状况逐渐好转,觉得再累也要去坚持。邓天云说:“我们经常给病人说,我们是战友,一起对抗病毒,只有我们相互配合,才会很快地康复。病人也非常配合我们的治疗。”
“阿婆,好些了没有?”今天需要给患者抽血做检查。护士们一进病房,就先和患者聊起天来,安静的病房瞬间显得热闹起来。经过一夜的休息,病人们的精神状态看起也是非常好。
一切都如履薄冰。隔离病区的护理人员肩负着病人的治疗、护理等多项任务。同时,大家也细心地感受到患者们的无助、紧张和恐惧,因此,他们还必须付出更多心力,来安抚病人的心理。他们说,自己和大家一样也会害怕。但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只能不断警示自己,彼此提醒对方,要规范操作,注意每一处细节。保护好自己,就是保护了身边的“战友”。
这些护士们大多数都是二十来岁,一个个都是美丽的康巴姑娘,摘下面罩,都是一张张生动青春的脸。面对这场疫情,她们说,心中怕不怕,肯定是怕的,但是这个工作岗位就是自己的使命,自己的职责,必须要坚守,自己如果不冲上去,谁上去呢?
下午两点半,拥忠拉姆第一个从隔离病房出来休息吃午饭,从8:30进去到出来,已经是6个小时。脱下一身厚重的装备,身上已经汗水浸透,脸上已是深深的痕迹。
当记者问到每天出来后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时,拥忠拉姆笑起来:“消完毒,洗完手,第一时间就是冲过去上厕所,然后喝水。”和拉姆一个班的另外三个同事依然在病房里坚持,每次他们都会分批次地出来短暂的休息和吃饭,然后进去又换另外的人,一直到晚上,晚班的人来接班,拉姆和白班的同事才算结束一天的工作。
加油
美丽的天使们
不想使用任何赞美的词汇
只是想对大家说
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以实际行动参与到抗击疫情当中来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
大家都能够服从管理 遵守规定
一起来抗击疫情
相信
只要我们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
一定能够更快地熬过这个冬天
平安健康地去拥抱春天
记者 仁多肯布 流云
编辑 流云
责编 文妞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