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为进一步掀起迎接建党100周年的宣传舆论高潮,甘孜州2021年“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媒体大型采访活动于5月20日正式拉开帷幕。用百姓视角讲述百姓故事,用历史眼光洞察微观变化,全方位深度宣传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全州各族群众生活的新变化和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为建党100周年营造良好氛围。
在道孚县瓦日镇热瓦村,900余亩的田地历经风雨茁壮成长,片片新绿破土而出,高空航拍蔚为壮观。这里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现代化农业在这里初露锋芒,置身其中,如同走进一处高水准的农业公园。
↑视频:道孚县瓦日镇热瓦村高标准农田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在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道孚县着力解决部分村庄用水难、排涝难的问题,2020年以来,该县深入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统筹规划、同步推进,为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靠天收成 乡村产业发展举步维艰
“以前我们热瓦村落后的很,拖拉机开不进地里,现在国家给我们修路,把土地全部整平,还修建了蓄水池和田间小路,现在收割机、拖拉机,随随便便就可以到地里面去,耕地收割粮食方便得很。现在不下雨我们也不怕了,可以用水池的水浇灌农作物,跟以前比起来,粮食长势好了很多。”近日,热瓦村的村民亚马泽绒不用再为青稞,小麦的浇水发愁了,他告诉记者,告别靠天吃饭的种植,得益于2020年4月起建设的道孚县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图说:亚马泽绒高兴地向记者介绍高标准农田建设后热瓦村的前后变化
↑图说:长势喜人的青稞
过去,未实施土地整理的热瓦村土地贫瘠,经济作物以马铃薯、豌豆、胡豆、油菜、青稞为主。亚马泽绒告诉记者,以往这里的灌溉用水是从一条小水沟引进,水源流入田地时,已被沟里的泥土吸收个大半。加之受地形限制,农用机械有劲无处使。一亩地耗时耗力不说,产量也不尽如人意,乡村产业发展举步维艰。
道孚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农艺师王立立告诉记者:“在我们这个项目实施前,这里耕地不平,不方便机械化操作,农田水利设施短缺,基本上农民都是靠天吃饭,机耕道以土路为主,土壤贫瘠,农业生产条件比较差,农业收入较低。为此,我们根据我们县实际情况,编制了道孚县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方案,在这个项目建成以后,可以有效提高我县粮食主产区的土壤肥效,节约灌溉成本,提高田间通达率,节约工时,增加粮食亩产,是个惠民工程。”
针对土地土壤贫瘠、耕种方式粗放、农业产出效益低等实际情况,2020年,道孚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在道孚县麻孜乡、甲斯孔乡、木茹乡、瓦日乡、格西乡共20个行政村建设高标准农田。据悉,总项目建成后,1.5万亩农田将直接受益。项目的实施还为整个项目区做了一次“美容”,项目区内,土地连片,地势平坦,机耕路、排水沟、配套建筑物有序分布。
↓图说:蜀广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谭兴盛和王立立视察热瓦村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
蜀广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谭兴盛介绍说:“我们这个项目是道孚县2020年这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我们是施工方,在2020年第10月16号进场。那么现在我背后这一片就是道孚县瓦日镇的热瓦村,它主要建设内容有蓄水池、土地平整、灌溉管道铺设、田间道路。”
高标准农田建设 夯实乡村振兴坚实基础
改造完成至今,热瓦村全村产业结构调整翻开了新篇章,目前,该村以 “农民+合作社”的方式发展了马铃薯产业,为当地村民的增收致富带来了希望。
高标准农田建设“三分靠建、七分靠管”,瓦日镇热瓦村支部书记仁孜多吉告诉记者,村里积极引导参与高标准农田设施的运行管护,于施工方探索建立委托养护、合同养护、承包养护等管护新模式,构建政府主导、农户及专业协会等共同参与的长效管护机制。
↑图说:瓦日镇热瓦村支部书记仁孜多吉
据了解,该项目于2020年10月16日进场,总投资4500万元,共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1.5万亩,新建蓄水池共计18口;小型取水口2处;灌排渠道工程建设3条;PE引水管主管道50条,含高效节水灌溉工程2300亩,田间道路工程建设43条,共计长28930m;目前,该项目预计5月底全面完工。
王立立
道孚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农艺师
目前我们高标准农田项目已经接近尾声,预计本月底可以完成主体工作建设,下一步,我局将严格按照州、县相关会议要求,蹲点督导施工企业,在依法依规情况下加快项目扫尾工作,同时做好建设过程中的信息数据收集工作,加快资金拨付进度,确保按期、保质完成建设任务。通过实施这个项目,改变了我县农田基础设施现状,进一步满足现代农业建设需求,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记者:马建华 黄星洁 楚吴巴登 陈媛
编辑:黄星洁
视频编辑:陈媛
责任编辑:青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