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为进一步掀起迎接建党100周年的宣传舆论高潮,甘孜州2021年“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媒体大型采访活动于5月20日正式拉开帷幕。用百姓视角讲述百姓故事,用历史眼光洞察微观变化,全方位深度宣传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全州各族群众生活的新变化和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为建党100周年营造良好氛围。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党中央立足全局、审时度势、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提升群众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义。自2020年起,色达县坚持“不另起炉灶、不大搞建设”的原则,整合现有资源,在色柯镇安康社区建成了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廊和格萨尔文化长廊于一体的色达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了融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乡基层综合性活动平台,让新时代文明宣讲入耳贴心、志愿服务温暖人心、移风易俗处处顺心,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走深走实。
6月13日,走进色达县安康社区,记者看到,在党群服务中心的一间活动室,这里俨然已经成为了社区农牧民群众孩子们的课外 “小讲堂”。当天是周末,色达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教育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叔叔又来这里为他们作课外辅导。
眼前的这个小男孩名叫小波,两年前,享受异地扶贫搬迁政策随父母从塔子乡搬进了安康社区的新家,小波也就近在色达二完读书,现在已经是二年级的学生了。由于学习基础薄弱,他每个周末都会到社区里的“小课堂”进行补习。
一笔一划,小波认真地练习着上周课文《雷锋叔叔 你在哪里》中学习的汉字,志愿者程勇则在一旁细致地做着辅导。从汉字拼读到声调发音,从笔顺笔画到组词造句,小波听得神情专注。另一边,达热、俄觉、洛洛、友珍四名小学五年级的女生,也抓紧时间向志愿者老师请教着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老师在草稿本上通过画图的方式让孩子更直观的了解数学运算。如今,色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者在安康社区的“周末来班”义务教育辅导活动已成为响亮的名片之一。
“在安康社区居住的居民很多都是从边远农牧区搬来的老百姓,很多孩子的父母文化程度都比较低,我们就从全县的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招募了43名教师,对安康社区孩子们的周末作业以及课堂中遗留的难点问题进行课外辅导。这样既解决了社区家长辅导子女难的问题,又给孩子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志愿者程勇说。
色达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蒋志敏介绍,色达县安康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立后,按照“群众需求有回应、规定动作高标准、自选动作要饱满、实践活动有特色、群众参与受教育、精神文明上台阶”的目标,组建了“理论宣讲、教育服务、卫生健康、文化文艺、科技科普、就业技能培训、健身体育、平安色达、互联互通、群团志愿”10支特色志愿者队伍,常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培育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
在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程中,色达县探索新思路、新机制、新方法,广泛开展公民道德素质教育。通过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建设,孕育文明新风,社区涌现出了一批社会和群众广泛认同的典型模范,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注入了蓬勃动力。
走进五星居民雷明华的家,屋里屋外被收拾得干净整洁。他正在熨烫刚制作完成的藏袍,准备拿到城里的店铺里售卖。雷明华因为曾经身患重病,不能从事重体力活。为了增加家庭收入,夫妻俩便学起了服装缝纫制作的手艺。雷明华说:“去年,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立以后,为我们组织的劳动技能培训更多了。根据自己身体情况,我选择了学习缝纫技术,现在我制作的藏袍一件能卖两百多元,一年下来收入也是很可观的”。
除了温饱,更重要的是教育。虽然家庭不富足,但雷明华从未放弃过子女的学习教育。在客厅的一面墙上贴满了女儿丽穷吉的一张张奖状,这让雷明华甚是自豪。他说:“我一直相信,只有教育才改变命运”。2019年,女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绵阳市普民中学读高中,这让雷明华对美好日子更充满了希望。
去年,安康社区新时代文明中心按照 “感恩意识强、勤劳致富强、诚实守信强、遵纪守法好、卫生整治好、教育健康好、家庭和睦好 ”的“三强四好”标准对社区群众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雷明华一家被评为五星级文明户,获得社区群众交口称赞。
蒋志敏介绍,目前,安康社区486户居民中已经有130户被评为五星级文明户,其中有20户获得县级表彰。通过五星级文明户的评选表彰工作,在社区内营造了“个个争先进,个个讲风尚”的良好氛围。
按照“社会和谐、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生活和美、生态优美”的总体要求,色达县创新提出了“一个核心”、“三个层面”、“五个倡议”、“七项整治”、“九项活动”、“十支队伍”的“一三五七九十”建设模式,积极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有效发挥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重要作用。
下一步,色达县将实行“构建‘党建引领+文明实践+县域治理’工作格局,整合‘线上+线下’实践阵地资源,发挥‘机关+乡村+企业+学校+社会’志愿力量作用,开展‘常态+集中’为民服务活动,创建‘社会和谐、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生活和美、生态优美’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社区”的工作举措,逐步建立纵向涵盖县、乡(镇)、村(社区)三级,横向辐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1+16+133+N”四级体系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网络。
记者:央金 李娅妮 廖洋 陈雪花
编辑:央金 陈雪花
责任编辑:王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