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月是我州野生菌大量上市的季节。每年因误食毒蘑菇造成食源性疾病事件多有发生。部分可食用的美味野生菌与剧毒蘑菇形态相似,群众不会鉴别,常常靠经验加入银器或大蒜试毒。其实银器只能识别砒霜等砷化物或硫化物而毒蘑菇毒素多为生物碱;大蒜只能增加蘑菇菜品风味,并不具备试毒功能。我州毒蘑菇中毒以胃肠型症状为主,但常见野生菌如鸡蛋菌、鸡油菌、野生香菇等都有外观相似的剧毒蘑菇品种,请注意鉴别。以下为川渝地区常见毒蘑菇图谱:由于菌类品种极多,大部分群众对菌类的认识十分有限,每年吃野生菌中毒死亡的事件都有发生。1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一般来说,毒菌的颜色比较鲜艳,有疣,毒菌的帽子上会有疙瘩,还有的有红斑、沟托、沟裂,有的菌子上有菌托、菌环,一般的毒菌摘断以后会有浆汁流出来,味道刺鼻。毒菌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识别:(1) 看生长地带可食用的无毒野生菌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下;有毒野生菌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2)观外形 无毒野生菌较平,伞面平滑,菌面上无轮,下部无菌托; 一般毒菌的颜色较可食用菌鲜艳,有红、绿、墨黑、青紫等颜色, 特别是紫色的往往有剧毒,采摘后易变色。有毒的菌盖中央呈凸状,形状怪异,菌面厚实板硬,菌杆上有轮,菌托杆细长或粗长,易折断。(3) 看分泌物将采摘的新鲜野生菌撕断菌杆,无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不变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浓,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4) 闻气味 毒菌往往有辛辣、恶臭及苦味,可食菌则有菌固有的香味,无异味。(5) 变色试验 用葱白在菌盖上擦一下,如果葱白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则无毒。毒菌煮熟后遇上银器往往变成黑色,遇蒜丁变成蓝色或褐色。(6) 牛奶试验 将少量新鲜牛奶洒在菌表面,如果牛奶在其表面上发生结块现象,则可能有毒。2有毒蘑菇中毒有那些表现?我国的有毒野生菌有100多种,致命性毒菌达20多种,其中十多种含剧毒,较多见的剧毒野生菌为白毒伞菇、鹅膏菌、鹿花菌等,食用后死亡率极高。鹅膏菌中毒表现与毒蕈种类、进食量、加工方法及个体差异有关。白毒伞菇食菌中毒者绝大多数都是胃肠炎型轻度中毒,临床表现为剧烈恶心、呕吐、腹痛等。还有少数为神经精神型,临床表现为头昏、恶心、呕吐,然后出现烦躁、幻视等症状。如果中毒严重,对人体损害极大,会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或导致休克甚至死亡。3野生菌如何加工?烹调时,最好把菌子在沸水中煮上3到5分钟,捞出后再用清水漂洗,然后再炒食。4食用野生菌应当注意什么?(1)不要采摘或选购自己不熟悉的菌类,尤其是颜色鲜艳的菌子。食用野生菌不要杂,最好每次食用一种野生菌。(2)采摘或买来的野生菌不要全放在一起炒,因为种类不同的野生菌混炒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没毒的菌子也会变成有毒的了。加工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像食用牛肝菌,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煮熟一下,把毒性减低,以减少中毒发生的可能性。(3)去市场买菌时,最好买当地群众常食用过的,没发生任何危险的菌子,买来后应炒熟炒透后再吃。(4)食用野生菌时不要喝酒或尽量少喝酒。有的野生菌虽然无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会与酒中所含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素引起中毒,因此,食用野生菌时最好不要饮酒。(5)食用完野生菌后如感不适,有恶心、头晕、呕吐、看东西不明或幻视、幻听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治疗;万一来不及就医,应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和容易找到的药物,进行催吐、洗胃、导泻或灌肠等处理,尽快排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或减缓有毒物质的吸收,从而减轻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经过这些处理后,还要尽快转送医院诊治。5食用野生菌中毒主要有哪些原因?(一)误食有毒菌类。有关部门曾作过统计,常见的野生菌有上百种,但能食用的菌子只有三四十种。比如有一种极像青头菌的有毒菌,就常混杂在能食用的青头菌中,让采菌人毫无察觉地将其采回来,人如果吃了,悲剧自然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二)加工环节出现失误。如果没有煮熟或者炒菌的锅铲沾上了没有炒熟的菌子,谁吃到这些菌子,就可能发生中毒。(三)食用受污染的野生菌。一些野生菌虽属无毒菌类,但是,如果其所生长的地方发生了污染,或者地层下含有磷之类有毒的矿物。误食这种地方采来的菌子,很容易导致中毒。6野生菌中毒后如何采取紧急自救?食用野生菌中毒后,很快就会有恶心等反应。中毒的人在医生救治之前,应采取一些措施缓解毒情。为了争取时间救治和缓解毒情,中毒的人或者其周围的人应尽快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二是在等待医院救护时,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刺激其喉部,使其将胃里的东西吐出来,以减少毒素吸收;三是让患者饮用少量糖盐水,补充丢失的体液,防止中毒者脱水导致休克;四是对已经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五是保留野生菌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和调查处置参考。
OCR:四川省和重庆市常见毒蘑菇图谱(珍爱生命、远离毒菇)当心中毒当心中毒旺损害牛用青肠炎型(光敏性皮炎型)四川省疾病预重庆市疾病预重庆市职业病联合宣传2021年06月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月防控制中心防控制中心防治院